论张海鹏对中国近代史宏大叙事的探索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nel_gdi_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西方思想理论的引进,意识形态领域也呈现出了多样化趋势,反映在中国史学界,则有两种比较明显的现象:其一,近代史学界普遍存在着对宏观问题研究的漠视,致使读者仅仅能了解片面的历史,是知静而不知动,知片面而不知全面。其二,西方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在中国史学界大行其道,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疏离。上述现象更进一步削弱中国学者在中国近代史领域的话语权。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看,近年来中国史学界出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国历史学者在西方史学理论面前毫无抵抗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内历史研究者逐渐脱离宏大叙事,不去思考宏观问题。既往宏大叙事固然存在很多问题,但错不在“宏大叙事”本身,而在于作为历史研究主体的历史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换句话说,学者可以质疑以往宏大叙事的内容,但不应该抛弃宏大叙事这一极其重要的历史叙事形式。本文主要分析评论张海鹏在中国近代史史学研究中出现疏离宏大叙事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近代史的宏大叙事。本文以历史主义、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相继演进,分析说明目前史学研究疏离宏大叙事的原因,在于后现代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质疑和挑战,以及既往宏大叙事客观性欠缺等本身缺陷,指出宏大叙事在历史研究中的必要性,呼吁宏大叙事的重返。张海鹏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著名学者,是马克思主义近代史学科体系的代表人物,一直为追求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而努力。其丰富的学术成果以及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使其成为构建近代史宏大叙事的主要代表。再次则分析张海鹏对宏大叙事的理论探索,包括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近代史的学科对象、近代史分期、近代史的“研究范式”、近代社会“元宝形”的发展轨迹及“谷底说”等理论思考。然后以《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近代通史》为例,分析张海鹏构建中国近代史宏大叙事的具体实践。本文将《中国近代史》(1840——1949)放在对范文澜、刘大年等老一辈史学家开创马克思主义近代史学科体系的背景下考察,认为它是在新时期下对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是编写《中国近代通史》的初次尝试。最后则基于前几章的分析,对张海鹏关于近代史宏大叙事的探索作出客观评价,认为张海鹏对中国近代史宏大叙事的探索有助于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发展,有助于中国近代史学界国际话语权的提高。
其他文献
<正>2016年,除了社会现实题材作品《人世间》引起外界高度关注外,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讲述故宫文物修复故事的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同样在观众间,尤其是在网民中引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教学基本方法,核心目的是在教育教学创新中,满足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需求,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
分析了激光对以K9玻璃为基体的铝膜反射镜的加热问题 ,将铝膜作为平面热传导 ,K9玻璃基体作为三维热传导 ,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温度分布和K9玻璃基体的热应力分布 ,讨论了反射率
根据理想光具组的理论,讨论透镜的光心位置确定方法。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网络环境下,产品的评论数据已成为企业提高商品质量和提升服务的重要数据源。这些评论中包含用户对产品各个方面的情感倾向,对其进行情感分析可以帮助商
力图根据实证调研资料,结合对新课标的分析,就近年来的高中思政教育状况展开总体性把握,并进而在理论层面进行反思。希望能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农产品直销是一种新型的农产品物流方式,它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基于此,对农产品直销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了消费者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期的转型时期。转型期既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根据我国法治发
阐述了绿道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中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的作用,及其在城镇绿化中的关键作用。以城乡绿道先驱菲尔·刘易斯教授的实践研究为线索,综合国内外绿道演进,首次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