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c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三个主要要解决的研究问题,它们是: 1.相对受试者课程前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知识,任务型教学法如何提高这方面的知识,具体变化有什么? 2.该教学法如何促进受试者的理论运用,在这方面具体又有什么变化? 3.该教学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受试者对任务的参与,影响其参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其次,基于文献回顾,本文分析了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跨学科性以及复杂性。Varner(2000)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框架,确定了此学科的三个重要变量及其它们的交互补充的关系。本文以这个框架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 此外,Beamer(1992)创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学习模式以及学者们对于课程内容确立的建议为本文提供了科学的教学原则。基于综合回顾国内外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有效教学方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从学习者认知的角度,本文提出了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任务设计的渐进体系,其由辅助任务、组织性任务及运用型任务组成。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础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采用了个案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并用定性方法分析这些数据,其中包括进行了课前背景调查、课前课后测试、观察学生作业演示的记录、学生的商业报告及学生对本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型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多层次的支架性(scaffolding)指导,让他们在互动性学习、自主学习及体验性学习中深化理论的学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去不断提高其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编者按|看到詹周平的这组作品,使人想起了著名摄影家简钧钰拍的石头纹理,很难想象沙滩可以拍摄得如此绚丽多彩,很强的形式感使人产生一种高空俯瞰大地般的视觉感受。这组作品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景物都可以通过镜头来描写,从人所共见的平淡之中,创造出人所未见之美。    我出生在海边。在家乡的海边有一个沙滩,家乡人称之为“后沙 ”。从小到大,无数次在“后沙”看潮来潮去,留下一串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