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与双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se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但是此术式对脊柱生物力学特性破坏较大,成本高,所以人们对双侧固定是存在争议的。如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减少对脊柱结构的破坏及相邻椎体的继发性改变是我们关注的要点。本课题旨在通过临床疗效的观察探讨单侧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实际疗效,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此研究中的1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组。57位患者被分到单侧固定组(27男、30女平均年龄56.2岁),63位患者被分到双侧固定组(28男、35女,平均年龄57.3岁)。两组患者收集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诊断,退化节段,单/双节段的融合。同时对一些重要的评估指标如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和植入人体内固定物的成本进行了评估。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手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评估融合率、内固定物断裂移位情况及一般并发症。要求患者在术后90天,180天,1年去医院随访,此后每年去医院进行一次随访,对其融合情况进行紧密观察。结果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组共有57例患者,其中有5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2±4.5个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组共有63例患者,其中有6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3.6±4.2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两种内固定组无显著差异。单侧固定组比双侧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过程更简单,植入内固定物的花费更少,出血量也远少于双侧组。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VAS、OD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的总融合率,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败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无显著差距。结论单侧固定是一种疗效不错的术式,特别是单节段疾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植入花费方面优势明显。单侧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组的融合率与双侧组相比并未变低,同时也未发现并发症的增加。但是本研究随访时间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设计及长期随访来证实这一疗效。
其他文献
通过对加强物资队伍建设、拓宽采购渠道、强化采购组织、加强供应商管理等方面的阐述,说明提升物资管理水平对保障物资供应的重要性,对提高物资采购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共信号分子在免疫细胞上的调节性表达、相互作用及介导的信号参与了免疫应答的有效启动、持续和适时终止。根据共信号分子的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两大超家族:免疫球蛋白(B7/C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减少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害。方法总结和分析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
诗歌是音乐的语言,语音的衔接连贯在古诗英译中非常重要,它影响到译文能否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和意境。许渊冲是中国古诗翻译大家,他毕生倡导译诗的音乐美,在他的译文中,
目的了解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108例职业病住院患者(诊断观察或治疗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应对方式量
研究目的:以上肢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为指标,采用序贯法定量测定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和异氟醚使上肢运动诱发电位(MEP)成功监测的ED50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方法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小束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术中各后根小束切断比例的设计依据、相关影响因素、并与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相互关系。方法:20
深水气田完井测试过程中,井筒温度场的变化会使油气热量散失,导致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环空出现较大的带压值等严重后果,影响油气井的安全完井、测试及井筒的完整性。文中分析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老年人高血压最常见的形式,其对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也是众所周知的。然而ISH在青年人,特别是男性中也很常见,但这种情况下的预后意义仍存在争议。青
目的:了解rhBMP-2(骨优导)作为骨诱导生长因子在羊颈椎前路钛板固定融合术中的融合作用效果。方法:用8只山羊行颈椎间融合,植骨诱导,前路钛板内固定术,椎间放置融合器Cage,植入骨优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