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岩石圈地幔的时代特征:来自单斜辉石水含量的启示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ni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增生的软流圈地幔具有MORB源区的水含量和Sr—Nd同位素组成,而残余的老地幔则具有克拉通地幔的特点。因此,水含量和Sr—Nd同位素的配套分析是了解岩石圈地幔时代特征的有效途径。已有针对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研究结果显示,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区山东北岩的岩石圈地幔是减薄后的新生地幔,而西部地区河北阳原既存在残余的古老地幔,也可能存在新增生地幔。因此,我们选择山东北岩和河北阳原的新生代玄武岩中的橄榄岩捕虏体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在橄榄岩中,单斜辉石是赋存稀土元素的主要矿物相,并且其水含量也最高,因而单斜辉石是进行配套分析最合适的样品。   本文对北岩和阳原橄榄岩捕虏体中单斜辉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水和Sr—Nd同位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两地区的样品均受到部分熔融和地幔交代的影响,而控制水含量的因素只是部分熔融,地幔交代的后果就是造成了水和87Sr/S6Sr的反相关。其中北岩橄榄岩捕虏体中斜方辉石的水含量为15—114ppm,单斜辉石的水含量为77—453ppm;阳原橄榄岩捕虏体中斜方辉石的水含量为129—225ppm,单斜辉石的水含量为258—654ppm。北岩和阳原的初始水含量均得到了保存,没有H的扩散丢失;相关数据表明了岩石圈地幔中水含量的分布存在大尺度上横向的不均一性。同时,结合两地辉石中Al~H2O和Al~Mg的关系,揭示了Al3+H+←→Si4+;Al3+H+←→2Mg2+可能是H在辉石中的结合方式。   从Sr—Nd同位素组成和H2O含量的关系来看,北岩源区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30)和MORB源区相当,其源区单斜辉石的H2O含量(450—700ppm)也和MORB源区相当,因而北岩橄榄岩确实是新增生软流圈物质。而对阳原来说,Sr—Nd同位素组成和单斜辉石的水含量之间的关系只能从以下方面来解释:既存在着87Sr/86Sr高至0.7045、H2O含量小于300 ppm的EM1型的古老地幔,也存在着初始87Sr/86Sr为0.7030左右、H2O含量大于600 ppm的新增生地幔。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橄榄岩的单斜辉石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以及H2O含量的配套分析,是一种新的判定岩石圈地幔时代特征的途径。
其他文献
由于火山岩气藏是经过多期喷发溢流形成的,导致火山岩体的局部构造变化大。在预测工况、优化施工步骤等方面,沿用砂岩油田以“点代面”方式,通过邻井施工工况对比分析,优化出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位于陕北斜坡中东部偏南处,中生界油气资源比较丰富,但深层含油层系勘探和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在对野外露头、大量钻井岩心观察与描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
本文研究川东多套滑脱层褶皱带的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分析川东褶皱带构造变形机制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川东盐盆地的模型建立和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同时可以为多滑脱层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