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药品领域掺假售假等违法违规案件成扩大化和复杂化趋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人民群众渴望饮食用药安全的诉求与日俱增,食品药品监管任务更加繁重。食品药品稽查执法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手段,肩负维持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保护医药经济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神圣职责。食品药品稽查体制是保障食品药品稽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包括稽查机构和职能设置、稽查资源配置状况、食品药品法律法规体系、稽查工作运行机制等基础性因素。2008年大部制机构改革后,我国国家、省、市、县四级食品药品稽查体制初见雏形,但由于成立较晚,加之各种先天不利因素,我国食品药品稽查执法体制整体基础还比较薄弱,呈现机构设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足、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已经阻碍和影响了食品药品稽查执法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稽查工作效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必须要认真、深入地研究现阶段如何完善和加强我国食品药品稽查体制建设。本论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前人的研究中总结食品药品监管及稽查执法的理论观点,对我国食品药品稽查体制产生的背景、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等做了深入的调查、思考和论证分析,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和所学公共管理学理论知识,从再造机构设置,优化队伍、资金、装备、技术等资源配置,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配合联动机制、监督问责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四个大的体制要素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食品药品稽查体制的对策与建议。希望本文能成为前人相关理论研究的良好补充,同时为不断优化我国食品药品稽查体制,促进食品药品稽查事业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