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采用白竭散对肛裂术后创面局部外敷的临床疗效,与凡士林砂条外敷进行对照。明确白竭散是否对肛裂术后创面的疼痛、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中新生血管的含量以及创面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产生影响,明确白竭散是否可以促进肛裂术后创面的愈合,为白竭散促进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肛肠科并进行住院治疗的肛裂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手术均采用肛裂切除+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且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开始换药,治疗组予以黄柏液擦洗+白竭散创面外用换药;对照组以黄柏液擦洗换药+凡士林砂条外敷。对2组患者术后第3d、7d疼痛进行数字评估并运用Image J软件计算术后第7d、14d的创面愈合率、病理学观察毛细血管数,免疫组化法测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结果: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疼痛均减轻,但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肛裂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率进行比较,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14天创面愈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而言,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创面毛细血管数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毛细血管数较丰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7天术后创面VEGF含量,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天创面VEGF含量有差异,治疗组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竭散能够减轻肛裂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对肛裂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率、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创面VEGF的表达均具有正向调节的作用,并促进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