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f/Mg复合材料的力学、热物理性能和机械加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rjsd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M40和M55碳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压力浸渗工艺制备了C f/Mg复合材料。首先,研究了合金元素对C f/Mg复合材料渗透性的影响。其次,采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研究了热处理前后复合材料的的显微组织和界面结构,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分析了显微组织和性能的相互关系。最后研究了C f/Mg复合材料的车削、铣削和钻削等机械加工。研究表明,在纯镁基体中加入Al元素增加熔体在碳纤维中的渗透性,而加入Y元素则会降低渗透性,AZ91镁合金是最适合压力浸渗工艺的基体合金。成功制备出性能良好,碳纤维体积分数为60%的M40/AZ91和M55/AZ91复合材料。其密度分别为1.77g/cm3、1.83g/cm3。弹性模量分别高达139GPa、177GPa,抗弯强度达到1300MPa以上。显微组织研究发现,在两种复合材料碳纤维和基体的界面处发现了四种相,分别为2μm左右大小的Mg-Al相,1μm左右大小的Al-Mn相,500nm左右大小的Al-Zn相和长径比在5到15之间的Al4C3相。其中Mg-Al、Al-Mn和Al-Zn相为粗大第二相,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不利影响。固溶热处理能够改变C f/Mg界面层,不仅使粗大的Mg17Al12消失,而且在碳纤维表面形成了一层MgO,导致复合材料性能显著提升。时效后使Mg17Al12重新在碳纤维表面析出,导致了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所下降,充分证明界面处的Mg17Al12对力学性能是有害的。M40/AZ91复合材料在50200℃区间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12×10-6 K-1,是AZ91镁合金的1/25,热稳定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固溶热处理使C f/Mg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升高,导致热膨胀系数降低到0.21×10-6 K-1,时效后其残余应力降低,热膨胀系数升高到1.31×10-6 K-1。利用等应变模型计算的C f/Mg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实际值,因为该模型没有考虑残余应力,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后成功预测了固溶样的热膨胀系数。M40/AZ91和M55/AZ91复合材料的纵向热导率分别为35W/(m·K)、48 W/(m·K),横向热导率分别为9 W/(m·K)、14 W/(m·K),可见复合材料热导率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使用模型计算了C f/Mg复合材料的纵横向热导率,发现其计算值均大于实际值,通过计算证明了碳纤维热导率是各向异性而非各向同性。提升温度使得C f/Mg复合材料残余应力降低,基体溶质原子对电子散射作用增大,导致其纵横向热导率均增大。固溶热处理使C f/Mg复合材料界面热阻增加,导致横向热导率降低。因为纵向热导率受界面热阻影响较小,所以固溶热处理对纵向热导率影响较小。使用传统镁铝合金的机械加工参数对复合材料进行加工,车削和铣削后的表面质量较好,没有宏观缺陷。但经过钻削之后的表面质量较差,钻削的入口边缘出现材料挤出,出口边缘出现材料分层。于是对钻削方案进行改进:将高速钢钻头换为硬质合金钻头,减少了材料挤出缺陷的发生。采用双材料叠加钻削的方式避免了材料分层缺陷的产生。将车削、铣削和钻削后的复合材料表面放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其表面均被一层合金涂覆在上面,涂覆合金中含有切削掉落的碳纤维碎块。车削、铣削和钻削使材料内层产生缺陷,深度在80μm以下。这种深度的裂纹没有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正> 清代名医陈士铎,在其所著《石室秘录。临证一百二十八法》之中。立法用药多奇,而服药方法更为独特。笔者在拜读之余,总结其特殊服药方法九种,现分述于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教育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变革,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灵活,与此相适应,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24-01  数学老师在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辅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均按照NCCN2005临床肿瘤治疗指南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
针对网格计算经济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信任约束和价格控制的资源调度经济模型(RCMM)。该模型以资源信任度、GSC和GSP信誉度为基础,进行资源选择。在价格协商过程中,以供求关系控
提出一种cPCI系统架构下实现主从式多CPU间共享内存通信的平台级分布软件机制。论述该机制中共享内存访问互斥、通信性能保证、心跳机制等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研究实时高
【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逐渐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中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就是一大趋势。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厂商们将电子技术广泛运用到汽车制造中,使得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日趋完善。文章阐述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汽车技术 电子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U463.6 【文献标识码】A 【
家庭教育是开展学校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投入作为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在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