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各个地区均开展英语教学,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语音教学质量和语音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来说,他们的第一语言(L1)为本民族语言,第二语言(L2)为汉语,第三语言(L3)为英语。这样的语言构成,使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L3元音发音中可能受到L1或L2元音系统的影响,发生语音迁移。本研究以拉萨学生为例,旨在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学生L1和L2的元音系统对于L3元音系统的影响。 在语音学习模型理论框架下,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十位拉萨大学生连续语流中英语单元音的声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与 Deterding(1997)中的标准发音(SSB)对比,然后通过计算拉萨学生英语单元音和藏语、汉语单元音的欧氏距离,发现由于等值归类的作用,英语单元音/ɑ:/的发音更大程度上受到藏语相似元音/a/的影响,/i:/发音更大程度上受到藏语相似元音/i/的影响。 该实验揭示出:L1或者L2中相似元音的影响使得拉萨学生L3中一些元音与标准元音声学特征距离较大,由此,本研究验证了语音学习模型所提出的“在等值归类的作用下,学习者受已习得语言的影响,难以产出目的语中相似音素”这一假设,说明语音学习模型对于L3语音习得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拉萨学生/ɑ:/、/i:/的发音更大程度上受到藏语相似元音的影响,/u:/的发音更大程度上受到汉语相似元音的影响,拉萨女性学生的发音也受到汉语相似元音的影响。因此,在L3元音习得中,L1和L2对于L3的元音系统均有影响。该实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的发音状况,满足少数民族普通话高自然度语音合成与高精度语音识别技术研究的实际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