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与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两支重要驱动力量,历来是理论研究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关注的焦点。金融活动和理论根植于贸易活动和理论之中。两者之间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从各国的历史实践看,不仅金融发展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自由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国际贸易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文章回顾早期了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的相互关系,金融发展理论的创立者麦金农和肖关于金融发展和贸易发展的一些观点,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金融体系的调动储蓄、配置资源、分散风险、监督控制功能的发挥,给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支持。不仅有利于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能够提升国际贸易总量。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和对外贸易就处在一个逐步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国家采取各种各样的政策以金融发展带动对外贸易发展,成绩显著。本文构建了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指标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总量和结构指标,搜集了1978-2008的数据,分别对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国际贸易总量、国际贸易结构两个系统进行了协整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指标和国际贸易总量、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相对于金融发展的结构和效率指标来讲,金融发展的规模指标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金融发展规模可以带动我国贸易发展的总量提高,却不利于我国贸易结构的改善,不能促进外贸产业升级,而金融发展结构、效率指标对国际贸易结构的协整系数不显著。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金融发展的规模是国际贸易总量和结构指标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成立,金融发展结构是国际贸易总量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成立,而金融发展结构与国际贸易之间、金融发展效率与国际贸易总量和结构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金融发展总体规模态势良好,结构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