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汉族与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检测SLC39A6蛋白的表达状况,并分析SLC39A6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意义,探讨SLC39A6蛋白表达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选取142例汉族食管鳞癌、5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132例食管远端正常上皮组织制备汉族食管组织芯片;(2)选取8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41例食管远端正常上皮组织制备哈萨克族食管组织芯片;(3)验运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SLC39A6蛋白表达情况;(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其及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SLC39A6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以及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SLC39A6基因编码蛋白检测结果显示,142例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中,94例(66.90%)出现过表达(IS>4),48例(33.10%)低表达(IS≤4);52例癌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40例(76.92%)高表达,12例(23.08%)低表达;8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42例(51.85%)高表达,39例(48.15%)低表达,132例正常上皮组织19例(14.39%)高表达,113例阴性(85.61%)低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在8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68例(79.07%)出现过表达,41例远端正常食管上皮组织14例(20.93%)出现过表达;(3)SLC39A6蛋白过表达(IS>4)均与两民族食管鳞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结果显示,SLC39A6蛋白低表达组患者与高表达组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36);(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LC39A7蛋白过表达(HR:2.651,95%CI:1.248–5.629, P=0.011)是食管鳞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1)SLC39A6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食管鳞癌组织中发生高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SLC39A6蛋白的过表达可能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