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生红球藻(Haematoccus pluvialis)是一种淡水单细胞鞭毛类绿藻,在胁迫条件下,细胞中会大量合成次生类胡萝卜素_虾青素。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是雨生红球藻次生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关键性中间产物,藻体内β-胡萝卜素对强光敏感,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以雨生红球藻CG-11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在批量培养过程中藻细胞内主要色素组成及其周期动态变化,探讨了强光刺激和不同氮营养浓度对藻细胞虾青素积累的影响,并对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的萃取和HPLC分析方法进行了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优化的色素萃取和HPLC分析方法对雨生红球藻CG-11的主要色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绿色细胞的主要色素为叶绿素α、b、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红色细胞除以上色素,还含有次生类胡萝卜素海胆酮、角黄素和虾青素。2)雨生红球藻CG-11的叶绿素在培养早期呈现增长趋势,中期保持平稳,在培养后期叶绿素下降了61%;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细胞中叶绿素a/b比值约为2。3)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趋势呈现多样化,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叶黄素与叶绿素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叶黄素最大含量可达到0.95μg.ml-1;而β-胡萝卜素的变化与叶黄素不同,在培养后期的红细胞内含量先出现下降后又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第12天含量最低,为0.039μg.ml-1,第13天为0.17μg.ml-1;红色细胞内的次生类胡萝卜素海胆酮和角黄素含量较低。在经过室外强光诱导后细胞中大量合成虾青素,主要是以虾青素酯的形式存在,共有6种虾青素单酯和少量的虾青素双酯,总虾青素的含量为5.9μg.ml-1。4)强光诱导虾青素的实验表明:光剂量相同条件下,连续强光和短暂强光累积诱导的效果相同;长时间连续强光对虾青素诱导具有累积效应,连续诱导4天的虾青素累积量是l天的7.6倍。5)缺氮对虾青素的诱导具有较好的效果,缺氮实验组第16天虾青素的累积量为1.91μg.ml-1,正常含氮组和高氮实验组在第16天均未检测到虾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