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混合介质入渗与干旱区滴灌葡萄生长发育特征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吐哈盆地地处极端干旱区,葡萄是其支撑产业。该地区土质特殊,为土石混合介质,同时,传统漫灌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开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为探究碎石对入渗特性的影响并寻求适合吐哈盆地葡萄滴灌的灌水方案,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新疆自治区重大专项,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一维、.三维条件下土石混合介质水分运动特性和滴灌条件下葡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碎石含量对土石混合介质一维水分入渗特性存在明显影响。土石混合介质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长度小于细土,随着碎石含量的增大,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转折点因碎石粒径不同而不同。碎石粒径增大,土石混合介质的累积入渗量、湿润锋长度呈增加趋势。当碎石粒径为0.5-3cm和3-5cm时,分别用垂直一维代数模型和Green-Ampt公式推求土石混合介质饱和导水率较为精确。水平入渗法可以准确确定粒径0.5-1cm下0%、10%、20%、50%含石量以及1-5cm粒径下30%含石量土石混合介质的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同时可以准确确定Brooks-Corey模型参数。(2)土石混合介质的积水半径、水平湿润距离、垂直湿润距离、水平交汇距离、垂直交汇距离均大于细土,且随着碎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碎石含量越大,湿润体体积也越大,湿润体内相同位置的土壤含水量越小。(3)田间点源及其交汇入渗条件下,滴头流量越大,积水半径、水平湿润距离、湿润体形状系数和湿润体体积越大。随着水量的增大,最大水平湿润距离、点源湿润体体积和形状系数均呈增加趋势。滴头间距越大,出现交汇的时间越晚,水平交汇距离也越小,零通面上湿润体形状越小。(4)相对于地面沟灌,滴灌能够显著减少土面蒸发量和深层渗漏,这是滴灌的两个重要节水途径。滴灌高水处理下土壤水分分布、葡萄植株长势及产量均为最优,但从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来看,高水处理的耗水量已经超过了最优点。经研究,吐哈盆地适宜的葡萄滴灌技术参数为:毛管布置方式为三管布置,滴头流量2.7L/h,滴头间距30cm,灌水周期为4.5天。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果实膨大期、果浆成熟期、枝蔓成熟期的适宜灌水量分别为112.5 m3/亩、202.8 m3/亩、53.2 m3/亩、283.3 m3/亩、111.0 m3/亩、106.5 m3/亩,全生育期的灌溉水量为869.3m3/亩。
其他文献
期刊
桩式透水丁坝是一种新型的河工建筑物,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试用并逐步推广,它除具有一定的挑流控导河势的作用外,还能起到减缓过坝水流流速,使泥沙在坝后沉降,有目的的落淤造滩。
本文对某企业进口的鸡蛋分级包装生产线进行了反求设计和分析。在原生产线禁止拆装的情况下通过外部测绘、分析、黑箱亮化等手段完成了如下工作:1.建立了整条生产线完整的三
传统的光伏发电占用耕地资源,而将光伏发电与作物避雨栽培有机结合对解决光伏用地与农业耕地相冲突的问题具有前瞻性意义。本文选取金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设置光伏覆盖比例为19.8%(T1)、31.6%(T2)、39.5%(T3)和露天(CK)共4个处理,为了探明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生长规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利用Li-6400XT、SPAD等仪器设备对猕猴桃生长规律、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进行测试分析。
学位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方法对临床护士静脉治疗护理安全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2018年5月,从西宁市登记在册的16所医疗机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