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肠外营养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Meta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几乎所有腹部大手术后患者都要经历胃肠功能恢复的过程,过去一直认为,腹部手术(尤其胃肠道手术)后应禁食一段时间以使吻合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持续的鼻胃管胃肠减压和肠外营养(PN)供给是影响患者痊愈的两个重要因素,鼻胃管引出胃肠道内残存的食物和消化液,从而减少张力,促进愈合。与这种普遍观点不同的是,一些研究显示早期肠内营养(EN)是有益的,早期EN有利于提高伤口愈合能力,维护肠黏膜屏障并改善其免疫功能,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并减少各种感染并发症。早期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目前缺乏系统的总结与比较,本研究通过对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性总结来探讨EN.PN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目的分析国外相关文献资料,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腹部术后早期应用EN的合理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对国外1990年至2010年期间腹部手术后给予EN、PN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评价终止的指标包括恶心呕吐、肠鸣音恢复、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腹胀、胃肠减压管重置情况、住院天数。结果15组临床随机试验共2111例患者符合录入标准。与PN组比较,早期EN组可促进术后肠鸣音恢复(WMD=-0.29,95%CI::-0.48~-0.11:P=0.002).排气(WMD =-0.52,95%CI:-0.83~-0.20:P=0.001).但早期EN组恶心呕吐发生率(RR=1.25,95%CI:1.04~1.50:P=0.02).术后胃肠减压管重置率高(RR=1.50,95%CI:1.00~2.26:P=0.05).两组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腹胀情况以及住院天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EN可促进术后肠鸣音恢复和排气,但相应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胃肠减压管重置率高,腹部术后是否早期使用肠内营养需综合考虑,在胃肠功能许可情况下,首选肠内营养。
其他文献
一种对四氯乙烯进行氟化的方法,反应得到含有杂质的粗五氟乙烷,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该含杂质的五氟乙烷与氧和/或含氧化合物相接触。这样可得到高纯度的五氟乙烷,它可用于
语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且民族语言往往比通用汉语普通话使用时间久、影响深.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做好少数民族通用
岛崎藤村,日本的近代诗人,小说家。出生与长野山区,他与明治17年到东京求学,后来成为《文学界》同人,在北村透谷的影响下从事文学创作,出版了《嫩菜集》,《落梅集》等四部诗
艺术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类视觉方式的发展历史。由于人们所观察到的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随着个人经历以及经验的积累而发生变化。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客观世界是发掘不
笔者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陶瓷球型关节人偶,以及这种人偶如何与陶瓷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而这种结合为当下中国陶瓷人偶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
本文以刘琨为中心,研究刘石之乱时期华北地区的形势。刘琨年轻的时候积极洞察朝廷政治动态加入东海王司马越阵营,为东海王越赢得八王之乱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刘琨与两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