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东扩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围绕其过程和动因的分析可谓是汗牛充栋。本文从俄国的国家实力和扩张野心出发,从实证角度分析俄国东扩的整个过程和影响,以及其在满洲扩张的开始和衰亡的原因,力图从多个维度对俄国扩张行为做出的合理性解释。针对俄国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俄国修建中东铁路、建立华俄道胜银行、干涉义和团运动以及渗入朝鲜并与日本发生激烈矛盾,最终通过战争方式宣告扩张行动失败的种种情形和因果关系,对俄国的扩张行为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俄国在满洲地区的扩张行为,其最终效果由帝国的实际能力所决定。在俄国扩张野心异常膨胀的满洲地区,中俄两大帝国控制能力的此消彼长正是决定两国在这一地区博弈的关键因素。日本的介入使得原本扑朔迷离的满洲局势更趋复杂化,并最终使得俄国的侵略野心化为泡影。在清政府中立政策方面,本文着重从满洲在清帝国中所处地位的角度展开分析,更多强调满洲作为清帝国难以有效控制的行政区地位和中央政府由此而采取的政策取向。通过对清政府控制能力的评估,为清政府采取中立政策的动因提出新的解释。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清帝国虽然是一个部族政权,但其国家利益重心并不仅仅局限于在满洲地区。帝国的衰弱更使得政府难以对这一地区实施有效控制,选择中立政策无疑是清政府的最佳选择。地方政府对俄国扩张的应对举动是本文分析的创新点,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俄国在抚顺地区的扩张和地方政府的应对情况。考虑到资料的聚合度和抚顺煤炭资源的丰富储量,对俄国扩张的分析主要围绕在对煤矿的控制问题上。为了维护地方稳定,从地方实际情况和某些重要人物利益需求的角度出发,本文对中立政策在地方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全新的考量,建立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这也为分析地方政府对中立政策的执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