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假借的性质在文字学界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假借同语言中的语音有联系,那么通过假借形成的汉字与语音结合的这种方式与英文字母的表音方式是否相同呢?本文从文字和语言相结合的观点出发,探讨在表音的生成机制中汉字假借表音同英文字母表音的区别。 在总结前人对假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积极探讨新的研究视角,即从假借同语言中语音的动态结合方式出发,通过对假借和字母的表音原则以及此原则在表音过程中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分析,讨论汉字假借表音方式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假借表音同字母表音在基本语音单位上的区别。假借表音的基本单位是音节,具有表音整体性的特征;字母表音的基本单位是音位,具有表音的可分析性特征,这分别由二者的文字性质决定。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文字形体同语音的结合是间接的,“形音义一体”的结构特征使汉字具有音节感知上的整体性;字母文字属于表音文字体系,其文字单位同语言中的音位相对应,这使其具有标记语音区别性特征的性质,在语音感知上是以音位为基础的。 第二部分具体对比分析汉字假借同英文字母表音方式的区别。通过对假借字典中假借字同本字的语音结合关系的分类分析,将假借表音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即音同假借、音近假借和音转假借,通过假借字同本字字音的对应关系归纳出假借表音依据的“示音原则”,这种表音原则分别体现为假借字在表音时对汉字字音的选择性,以及在音同的情况下对字形的选择性。对字音的选择揭示出汉字假借表音对字音表达的偏离,即在语音上存在的不对等现象:“假借表音只是提示本字字音的声韵特征”;对字形的选择揭示了汉字假借形体表音的不确定性:“假借字不是表音系统分配的类型音,而只是个别假借字同语音相结合的现象”。英文字母表音依据的是“标音原则”,即字母对音位稳定的标记关系。这种表音原则表现为英文通过字母、字母组合以及字母线性拼合的标音方式对音位进行相对准确、稳定的标记和记录。标音原则体现在字母对语音标记的系统性和对字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