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匝道对高速公路主线车速离散性与通行效率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eknow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速公路的发展水平更是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重视高速公路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应对其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然而,怎样从理论上分析匝道交通与主线车速离散性之间的关系,揭示匝道交通对主线通行效率的影响,并从控制主线车速离散性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提高整个道路的通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提出科学合理的匝道控制方法,这一系列问题目前国内尚缺少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公路车速离散特征、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51008074),从实测数据出发,研究匝道交通对主线车速离散性与通行效率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包含跟车模型和换道规则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仿真,从匝道设计方面和匝道信号控制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匝道控制方法,降低主线车速离散度,实现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最大化。  首先,对车速离散性和通行效率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车速离散性的特征、影响因素和降低车速离散度的方法,分析通行效率与通行能力、瞬时通行效率与平均通行效率的联系与区别,探讨车速离散性和通行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  其次,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匝道交通影响下的主线车速离散性总体特征及其与通行效率的关系,重点从匣道流量、匝道车辆平均速度、匝道车辆汇入位置及匝道车辆汇入速度等因素总结匝道与主线车速离散性影响关系。  再次,建立包含跟车模型和换道规则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并且对相关参数进行标定,对高速公路主线和匝道运行状况进行模拟仿真,研究匝道交通对主线车速离散性和通行效率的影响机理,重点研究匝道汇入流量和加速车道长度对主线交通的影响。  最后,利用前面建立的模型从匝道设计和匝道信号控制两个方面提出降低主线车速离散性提高通行效率的方法。
其他文献
计算机数控系统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在国内外得到普遍重视,发展较快。如今的计算机数控系统多以PC机为平台。基于PC机的数控系统虽然功能强大,却存在难以实现零距离操作、对中
文章不仅详细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典型结构组成,同时介绍了我国气制动阀类性能测试试验台的发展概况。针对计算机辅助测试较传统测试优越的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产品的安全问题和版权保护问题是目前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针对这一领域内的数字图像的加密技术与水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四个
 本文基于铁道部项目“秦沈客运专线钢轨打磨标准研究”。本文首先以现在国内高速重载线路上开行的列车以及轨道状况为研究对象,应用多体动力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车辆—轨道
现代物流这一理论概念引入我国只是近十几年的事,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必然。在国民经济中,物流成本占有明显的地位。仅以1997年为例,该年度中国大陆的物流总成本占全国GDP的16.9%。显然,增加的这笔费用将转嫁为商品价格的提高,企业利润的下降以及国家税收的减少。如果通过有效的物流费用管理方法,就可以节约15%-30%的物流成本,无论是对于企业节省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还是对于整个国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代用燃料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本文对生物柴油-柴油-乙醇混合燃料互溶性,缸内燃烧及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溶液中掺烧乙醇,可以利用乙醇密度小、粘度低、含氧量高的特点改善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并
煤炭是中国主要的基础能源物质,故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尤为重要。作为煤炭高效洁净使用的重要方案之一,干法选煤技术由于不耗水的独特优势更加适合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需求,是科
本文分析了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这两种物流组建模式,分别讨论了世界化学工业与我国化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展望了我国化工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 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
当我们面对大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较大的交通事故;甚至遭受恐怖袭击等特殊情况发生时,各种组织都会在第一时间派出人员去处理该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应急通信的建立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