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预适应对力竭大鼠心室肌钠离子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ship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力竭运动造成心肌损伤,使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运动预适应可增强心肌抗缺血缺氧的能力,从而产生对心脏的保护效应,并且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故本研究通过构建力竭运动模型和运动预适应模型,比较运动预适应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NaV1.5通道蛋白门控效应及其相关调控蛋白的影响,探讨运动预适应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trl)、运动预适应组(EP)、运动预适应+力竭组(EP+EE)、力竭组(EE)。其中EP组和EP+EE组大鼠以尾部负重3%体质量的方式进行3周的间歇性游泳运动;Ctrl组和EE组大鼠常规进食饲养3周,3周后,EP+EE组大鼠在最后一次运动预适应游泳后与EE组一样进行一次性负重3%体质量的力竭游泳运动。模型制备完成后,分别记录各组大鼠的心电图、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K-MB和c Tn I浓度、采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并进一步分析NaV1.5门控效应、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HIF-1α、SIRT1和钠通道蛋白NaV1.5的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比较,Ctrl组大鼠皮毛顺滑有光泽,两目炯炯有神,体重自然增长;进行运动预适应的大鼠与Ctrl组相似,但体重增长较慢。每次运动预适应后会出现眼周充血,游泳结束后随即消失。2.与Ctrl组相比,EP+EE组及EE组的血清CK-MB和c Tn-I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EE组比较,EP+EE组和EP组大鼠血清CK-MB和c Tn-I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EP组比较,EP+EE组大鼠CKMB和c Tn-I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动物整体水平观察各组大鼠心电图变化。与Ctrl组相比,EP+EE组的大鼠QRS间期延长、PR间期延长、ST段抬高(P<0.05);与Ctrl组相比,EE组QRS间期延长(22.23±0.86 vs 15.78±0.65)、PR间期延长(56.53±0.95 vs 40.57±1.27)、ST段抬高(0.045±0.007 vs 0.022±0.006,P<0.05);与EE组比较,EP+EE组大鼠QRS间期缩短(19.82±1.87 vs 22.23±0.86)、PR间期缩短(52.49±1.82 vs 56.53±0.95)、ST段降低(0.036±0.003 vs 0.045±0.007,P<0.05);与Ctrl组相比,EP组大鼠QRS间期延长(17.01±0.78 vs 15.78±0.65)、PR间期延长(43.91±2.49 vs 40.57±1.27,P<0.05)。4.在细胞水平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钠电流变化。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钠电流,进一步分析稳态失活曲线、中间态失活曲线等钠通道门控特性差异。与Ctrl组相比,EE组大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0相上升相减缓并且2、3相复极延长;EP+EE组的上升幅值和最大上升速率等参数较EE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Ctrl组相比,EE组钠电流幅值和钠电流密度明显降低;与EE组相比,EP+EE组峰电流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组的钠通道稳态失活曲线较Ctrl组显著左移(P<0.05),提示钠电流变化与稳态失活过程相关,且主要取决于失活电压,即力竭运动时钠离子通道更容易失活,导致开放通道减少,钠电流减低;各组大鼠心室肌钠电流关闭态和中间失活时间常数(τ)明显不同,EE组较Ctrl组τ缩短(P<0.05),EP组较EP+EE组,τ值延长(P<0.05);与Ctrl组相比,EE组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失活后恢复时间常数延长(P<0.05),EP组较EP+EE组,失活后恢复时间常数缩短(P<0.05)。5.在分子水平检测HIF-1α、SIRT1和钠通道蛋白NaV1.5表达水平差异。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SIRT1和钠通道蛋白NaV1.5总表达及膜表达的差异,进一步推断钠电流改变的调控机制。与Ctrl组相比,EP组和EE组的大鼠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明显升高,SIRT1表达水平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EE组比较,EP+EE组HIF-1α表达明显降低,SIRT1表达水平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EP组相比,EP+EE组HIF-1α表达明显升高,SIRT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trl组相比,EP组和EE组的大鼠心室肌细胞中NaV1.5膜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EE组比较,EP+EE组NaV1.5膜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EP组相比,EP+EE组NaV1.5膜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1.运动预适应通过增加力竭运动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及缩短动作电位的时长,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减轻力竭运动对心室肌组织的损害;2.运动预适应通过影响NaV1.5门控特性,导致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增加;3.运动预适应通过正向调控SIRT1,使NaV1.5细胞膜的表达量增加;4.运动预适应通过调控HIF-1α的表达,减轻力竭运动对大鼠心室肌的损伤。
其他文献
昆虫大多个体相对较小而容易被人类忽略,也因此导致对物种保护认知不足。以昆虫多样性为保护目标代替具体物种的保护行为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以中国蟋蟀次目昆虫为研究材料,基于详尽的物种信息和地理分布数据,对其物种多样性组成、整体分布格局、特有化格局、多样性格局等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19年12月,蟋蟀次目在中国记录386种,因极少量物种存在争议外(在中国分布存在疑问8种、在学位论文有记录但
目的评估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肘管综合征患者行尺神经松解术后神经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的患者,这些患者全部来自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并且针对这些患者进行分析,全部都被确诊成肘管综合征,同时在后续治疗的过程中接受肘管综合征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确定的患者总数90例,采取随机数字的方式进行分组分析,参考实际情况可以分成3个不同的组:A组共计30例,在手术以后给予适当的肘段电
目的探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r ESWT)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肉痉挛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6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因无法耐受治疗脱落3例),随机分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组(r ESWT组)和康复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卒中后规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我国癌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确诊肺癌的75-80%左右。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就诊时被确诊为晚期,导致失去手术根治机会,预后较早期明显变差,生存期缩短。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集中在各个方面,但由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即使选择同一种治疗方法,甚至具有相同的病理类型、
目的:探讨TLICS+LSC联合分类方案在指导脊柱胸腰段损伤分类及治疗策略选择中的可信度,即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研究,并与TLICS分类系统和TL AOSIS分类系统比较在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时其可靠性之间是否具有优势。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0例脊柱胸腰段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应用TLICS+LSC联合分类进行评分分类并计算一致性和可重复性。随后,同样的影像学资料分别根据T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湿地典型植物盐地碱蓬和日本鳗草以及不同入侵时间下的互花米草植被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互花米草、盐地碱蓬和日本鳗草根围AM真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高通量测序方法,全面探讨互花米草的入侵对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带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研究互花米草的入侵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管理提供依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与本土典型植物物种日本鳗草、盐地
目的:高血压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原因所致全球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症,是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脑血管病等常见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攀升,给整个家庭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防治高血压病的发生是临床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有氧运动训练(exercise training,Ex T)已经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病和高血压发作时期各种心
目的:评价胸腔积液中Xpert MTB/RIF及T-SPOT.TB方法检测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并探讨两种方法联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在2017年6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于河北省胸科医院首次住院治疗所有存在胸腔积液患者的病例信息,依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比较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ADA、T-SPOT.TB检测水平,绘制ROC曲线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核
目的:探讨保定市社区居民膳食总糖与肥胖相关指标的关系,为我国超重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样选取1074名18岁-65岁东关社区、九华社区、西苑社区无严重肢体残疾,能正常交流、自愿配合的常住居民。利用问卷收集其个人及家庭基本信息、吸烟、睡眠、压力等。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食物摄入情况,进一步获得膳食糖的每日摄入水平。使用无伸缩性软尺测量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目的:本研究选取12周中低强度游泳训练作为运动干预条件,探究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左心室重构以及心肌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中低强度游泳训练的心血管获益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共包含32只8周龄的雄性大鼠,其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正常血压大鼠(Wi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