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科人员平等就业权保障调研报告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t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科人员面临严重的前科就业歧视,不利于前科人员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只有注重对前科人员平等就的保障,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促进前科人员回归社会。通过对湖南省600份前科人员、289份帮扶工作人员以及对用人单位及社会公众的抽样调查及访谈的整理分析,了解前科人员平等就业权保障的落实情况,分析被调查前科人员的基本状况、就业状况、就业权保障情况等要素,以及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前科人员就业接受程度,发现存在前科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不到位、前科人员就业安置机制有待完善、用人单位对前科人员存在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社会公众普遍对前科人存在前科歧视等问题。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研究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相关判例,并结合查找到的湖南省前科人员就业的相关情况,发现前科就业歧视是由如下原因引起。一是现行法律法规限制前科人员平等就业的歧视性条款,包括刑法上前科报告制度和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限制前科人员平等就业的禁止性规定。二是缺乏前科人员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机制,包括法律、政策操作细化不足、救济层面规定不足。三是社会观念影响前科人员平等就业。结合目前的现状及导致的原因,提出保障我国前科人员平等就业权的相关建议:强调对前科人员就业实行限制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修改或废除现行法律法规限制前科人员平等就业的规定:刑法上建立有差别的前科消灭制度、修改其他法律法规对前科人员平等就业权的不合理限制。第二,建立前科人员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机制。在法律层面增加反对前科歧视的相关规定、操作层面落实前科人员平等就业权的具体保障措施、救济层面完善前科就业歧视的行政、司法救济。第三,创造前科人员平等就业的社会环境:提高前科人员自身素质,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加大对用人单位平等就业权的宣传,落实其社会责任的承担,消除社会公众对前科人员的歧视。
其他文献
萧红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疾病的书写,比如疾病的个案描写、疾病的病因和处理方式,以及“病者”和“医病者”对待疾病的态度,从中能够发现萧红作品中的疾病书写,不仅揭示了疾病带给人生理上的折磨,还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萧红在对疾病的书写中也融入了自身女性体验,以自己身为女性这一身份去观照疾病问题,因此作品中有关女性人物的疾病形象刻画尤为生动,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作品时窥见萧红自身的影子。在萧红的作品中,疾病有着多
随着西部人才计划的推行和落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招生规模比例也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步入大学学习深造。由于藏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小受本民族文化影响较多,这使他们在进入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学习环境中压力颇大,面临许多诸如环境差异,语言交流,学习困难等学校适应的问题。尤其是大一新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果得不到有效调节和应对,极易产生心理压力,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以往研究曾提出社
零点调查和指标数据网合作的一项题为<2004年进城务工者生活状况和消费行为>的研究发现,进城务工者中有一部分人的消费开始越来越讲究面子了.他们往来于城乡之间,在城市与农
“十五”期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向纵深突破,目前已经建立起一个从国家、省、重点城市到试点示范企业的四级工作体系。全国近2000家企业已全面启动了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投资规模达到了76.3亿元,信息化指数达到了18%。制造业信息化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
德国双元制大学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合作的产物,培养在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和管理的实践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便是其中之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