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 ATO)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除了能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外,对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恶性实体瘤也有强大的抗癌作用。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均较低,死亡率高,晚期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乃当务之急。三氧化二砷可以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生长从而发挥治疗作用,其分子机制涉及多个凋亡调控分子。细胞凋亡失常参与了肿瘤发病过程的多个环节。Bcl-2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2 gene,B细胞淋巴瘤或白血病基因-2),是从滤泡性淋巴瘤中分离出的一种癌基因,也是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的功能。目前认为,Bcl-2家族中促凋亡因子和抗凋亡因子的相对表达水平至少部分决定了细胞对凋亡信号的反应性。周期素D1(cyclin D1)基因是近年提出的重要的原癌基因,其蛋白产物在细胞周期关键限速点G1/S期转换中起重要正调控作用。Cyclin D1的异常调节将导致G1期缩短,细胞提前进入S期,使细胞增殖失控从而形成肿瘤。本研究应用三氧化二砷作用于胃腺癌SGC7901细胞,观察三氧化二砷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此过程中bcl-2、cyclinD1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三氧化二砷诱导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机制。材料和方法1.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胃腺癌SGC7901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检测法对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FCM)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bcl-2、cyclinD1基因的转录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三氧化二砷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Bcl-2、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2.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连续型变量比较采用t检验,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变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结果1.稍高浓度(≥2μmol/L)的三氧化二砷可抑制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三氧化二砷可以诱导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随着三氧化二砷浓度的增高,细胞凋亡数逐渐增高,1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较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凋亡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三氧化二砷处理48h后细胞周期有了显著的变化,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4.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bcl-2、cyclin D1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现实验组bcl-2、cyclin D1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P<0.01)。5.用三氧化二砷处理后,胃腺癌SGC-7901细胞Bcl-2、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都下降,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948,P<0.01)。结论1.三氧化二砷可有效抑制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与作用剂量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这一过程可能与三氧化二砷抑制bcl-2、cyclin D1基因的表达有关。2.三氧化二砷可以抑制胃腺癌SGC7901中Bcl-2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且Bcl-2和Cyclin D1的表达有相关性,这可能是三氧化二砷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