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39年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向警予的一生。他说:“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这一定论也为后人给予向警予“妇女领袖”、“女革命家”、“女烈士”的形象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性别研究的广泛深入,以及史学界对于人物主体性研究的多维度、多视角扩展,关于革命与女权之间、革命女性与女权主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并逐渐成为焦点。本文选择向警予这一历史人物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其女性解放思想为主题,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诠释她“女革命者”形象下的女权主义者这一隐晦身份,展示出向警予主张并践行女性主义的人生历程。在思想观念上,向警予经历了从自由女权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转变。此后,革命与女性解放成为她毅然奋斗的主题。通过在革命斗争中对女性解放事业的奋力摸索与潜心思考,她总结出较为完备的性别解放理论体系。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出发,概括出其中的主要观点:即为普遍女性谋利益是妇女运动的目的;政治革命是女性解放的途径;以及在开展妇女运动时须注重女子教育与宣传问题。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向警予的女性解放思想体现的是对女性群体特殊利益的追求,而不仅仅局限于阶级立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政治革命是主题。尽管众多社会事物客观存在并不断发展着,但都必须顺应大势,依附并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主基调下,它们不能独立彰显,或被忽略,或被隐匿,这其中包括女权。向警予的一生虽短暂,但始终致力于革命与女性事业,其经历足以诠释革命与女权之间复杂且敏感的关系。藉此,本文从向警予在革命斗争中自身产生的女权焦虑入手,将思路引申到中共早期革命体制内女权革命化的问题上。并通过对这一女性解放模式,及其中女性个体性别意识隐匿现象的解读,引发关于女性解放深层问题的历史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