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控制系统下的四旋翼无人机控制及通信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rmbsa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道路交通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大规模机动车出行时空集中特征的日益突出,使得固定设备信息采集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更加显现,从而促进以机动灵活为特点的无人机信息采集技术在交通控制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以交通控制系统中用于信息采集的四旋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具有一定的鲁棒能力的轨迹跟踪控制器,实现无人机在外部干扰和特定类型故障下的有效跟踪控制,保证信息采集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此外,为实现任务数据和飞控数据的传递,本文还对无人机的通信系统进行有效设计。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来源、目的及意义,系统地阐述了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当下交通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的方式以及四旋翼无人机在交通信息采集中的特点和作用,总结了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和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给出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然后,给出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外界扰动(阵风等)对系统的影响,并将无人机动态系统划分为全驱动子系统和欠驱动子系统两部分。利用反步控制和观测器技术为四旋翼无人机设计了具有位置轨迹跟踪能力的控制器,针对建模的外部干扰设计了非线性干扰观测器以对其进行有效估计并利用估计值对上述在控制设计进行干扰补偿。另外,还特别针对执行器失效故障进行了控制器的容错设计,实现了干扰/故障下对四旋翼无人机的有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鲁棒容错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实现干扰/执行器故障下的跟踪控制。之后,提出了基于四旋翼无人机非线性模型的分层反步滑模控制器。在设计分层反步滑模控制器时,首先依次为外环位置轨迹的跟踪控制设计滑模面和虚拟控制量,直至得到能够保证外层位置轨迹跟踪的姿态角期望值;然后为内层姿态角子系统设计了常速趋近的滑模控制律,保证姿态角能够快速跟踪姿态角期望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层反步滑模容错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应对模型不确定和外界扰动,实现干扰环境下四旋翼无人机的鲁棒跟踪控制。最后,对交通控制系统下的四旋翼无人机通信系统的框架进行了顶层设计,规划了通信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职能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合作,并对通信数据的分类、编码及封装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无人机通信系统的通信协议进行了细致的设计,规范了接收双方的数据帧结构和校验方式以及收发数据的流程,并利用第三方提供的通用类实现了计算机和无线设备之间的串口通信。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于直驱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发电效率高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大型风力发电系统中得到广泛运用与研究。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时需要得知转子转速与位置信息,然而位置传感器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系统成本,而且不利于检护和维修。因此,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已经成为风力发电系统中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分别对转速控
混合交通流又称为非同质交通流,是指多种交通参与者,包括摩托车、自行车、行人与机动车共用车道的交通流。我国的混合交通流现象普遍,对混合交通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智能
目前,由于中风、脊髓损伤和脑损伤等疾病的高发病率和致残率而导致肢体瘫痪患者数量庞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肢体瘫痪患者的本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损伤,运动康复成为患者
环境恶化和能源紧张使得当今汽车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随着环保和节能意识的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汽车这一日常交通工具也提出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电动汽车正
针对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处理数据能力比较低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PLD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从数据采集速度和数据传输速度两个方面入手,在采集部分
伴随长寿命、高可靠性航天器的发展需求,卫星的寿命预测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及其关键部件开展剩余寿命预测研究,建立了基于动态故障树的系统失效
运动参数估计与斜坡坡度估计是火星探测器实现成功着陆需解决的重要研究内容。运动参数估计的结果是火星探测器着陆过程中进行导航的依据,运动参数估计的精度直接影响着火星
地面轨线检测与跟踪是机器人视觉导航控制基本技术之一。本文构建了一个由摄像头、数字信号控制器(DSC)以及由步进电机驱动的移动机构所组成的单目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在轨线
随着机器人的日益广泛应用,机器人的关节控制成为研究的重点。根据关节控制的高精度以及高稳定度的性能要求,本文采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 DSP为主控制器,以DCM57205直流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