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131I治疗和TSH抑制治疗后,预后较好。但仍有14.9%的患者存在疾病持续或复发,7%~23%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甲状腺癌的侵袭和迁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多基因调控的过程,涉及到肿瘤细胞、机体和靶组织的相互影响以及相关基因的调节和信号传导,是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甲状腺癌转移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寻找更多具有临床价值的药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是从中草药小白菊中提取到的一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常用于治疗偏头痛、发烧、类风湿关节炎等,治疗效果明显。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PTL对多种肿瘤表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PTL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我们的研究以甲状腺癌TPC-1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0、2.5、5、10、20μM的PTL处理甲状腺癌TPC-1细胞24h,通过CCK-8法检测PTL对TPC-1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PTL对TPC-1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以划痕实验评估PTL对TPC-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分析PTL对TPC-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9、TGF-β、Smad3、p-Smad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PTL可以显著抑制TPC-1细胞的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的PTL作用TPC-1细胞24h后,随着PTL浓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细胞阻滞在G0/G1期,而S期细胞逐渐减少,G2期无明显改变;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表明,PTL可减弱TPC-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能力;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TL可上调E-cadherin的表达量,下调N-cadherin、Vimentin、MMP-9、TGF-β、p-Smad3的表达水平。结论:PTL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甲状腺癌TPC-1细胞增殖,可能与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有关;PTL可抑制甲状腺癌TPC-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TL通过阻断TGF-β/smad信号通路,从而抑制EMT的发生,起到抗肿瘤转移的作用;PTL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人甲状腺癌TP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癌的潜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