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江是湖南省最重要的河流,作为湖南省的母亲河,在湖南省行政单元内的干流长度为670km,水域流经面积85300km~2,是湖南省行政区域面积的40.3%,流经省内最发达的地区,跨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等重要城市。流域地区创造湖南省近8成的GDP,覆盖全省约6成的人口。近年来,随着湘江流域周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公共物品属性导致的外部不经济现象加剧,其水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总体水质逐年下降。在此背景下,流域生态补偿作为应对水生态环境破坏和流域资源紧缺的一种有效措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本文基于CVM条件价值法,将湘江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作为研究对象,在湖南省湘江流域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8个地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面访的方式实施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湘江流域居民的支付意愿,并对居民支付意愿采用非参数方法估值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以期能为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提供依据和参考,完善湖南省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湘江流域内水环境资源的公平利用、改善湘江水域生态环境、落实湘江流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采用非参数估计核算湘江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通过对527个有效样本数据进行演算,得出结果为127.72元/人*年,这表示湘江流域居民愿意每人每年支付127.72元给湘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服务的提供者,购买湘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服务。(2)基于CVM条件价值法,为了有效分析湘江居民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以“基本特征”“居住地特征”“水环境意识”“现状评价”“心理预期”五个影响因素类别15个影响因素对居民支付意愿WTP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教育层次对居民支付意愿(WTP)有极显著正影响;居住地时长、水环境产权意识、政策了解度、对政府治理预期对WTP有极显著正影响;水质现状、植被覆盖度对湘江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居住地离湘江干流或支流距离对居民补偿意愿有极显著负影响。(3)基于湘江流域居民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研究结论,结合目前湖南省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现状,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加强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政策宣传,拓宽流域生态补偿社会公众参与途径;第二,选择合理的测算依据,科学测算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第三,引入NGO补偿作为有益补充,减少湘江流域生态补偿交易费用;第四,设立统一的湘江流域环境治理和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