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控制信道的认知Ad Hoc网络信道分配协议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q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的迅速扩张,可随时随地进行接入的、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自组织Ad Hoc网络技术也取得了长远进展。而在网络用户群体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全世界范围内的无线通信频谱目前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日益紧缺的资源以及愈发凸显的不均衡问题。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各国学者在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几种可行的方案,其中,认知无线电技术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其基本出发点是用具有认知功能的用户在授权用户没有或只有少量通信的情况下,对空闲的频段进行伺机接入,实现对授权用户无影响的频谱共享过程。认知Ad Hoc网络结合了传统Ad Hoc网络与认知无线电的优势,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多信道认知Ad Hoc网络MAC协议中,信道分配是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它对网络性能和频谱利用率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首先对已有的认知Ad Hoc网络多信道分配协议进行了理论研究,尤其是对基于控制信道的CRM-MAC分配协议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着重作了分析。结合网络中发送数据包的实际情况,本文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信道的信道分配协议。在所提出的新协议中,主要考虑控制信道的拥塞问题,不再根据数据包的长短来对选择信道实施严格控制,而是采取对控制信道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实际需要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地信道选择,实现控制信道功能的良好转换,从而达到信道选择与数据传输之间的平衡。本文首先对认知Ad Hoc网络的多信道模型进行讨论,然后使用NS2网络仿真工具完成对经典模型的实现过程。然后在这个多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对提出的多信道分配协议进行实现和验证,用网络吞吐量、数据包到达率和端到端时延三种网络性能参数,验证所提出新协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信道分配新协议能够增加频谱利用率,对网络性能有所改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矿山事故频频发生,以提高煤矿应急救援能力来降低人员财产损失势在必行,尽管我国的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在近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如
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技术的数字化必然是电视产业发展的方向。数字电视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电视视频和音频的质量,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听觉享受。数字电视中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安全技术已变得至关重要。基于多媒体内容安全的信息隐藏技术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同样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信息隐藏技术中的隐写分析技术和隐写术
较一般室外人员定位系统而言,室内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一直考验着室内人员定位系统的适用性,室内环境可能从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转变到无人值守的偏远地区。本课题重点开展了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近些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技术是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有着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在
随着社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通信网络,其规模迅速扩大,测量网络的各项性能,对于更好的使用和维护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端到端单向时延对于通用业务而言
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是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海杂波的统计特性比较复杂,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器的设计和选择非常困难。本文利用实测高分辨海杂波数据,主要
2014年上半年,江苏省镇江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车产量成倍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实现了乘用车整车规模化生产历史性突破。近日从镇江市经信委
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的发展使得突破香农极限成为可能,以MIMO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协作通信技术,通过分布式节点的协同信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Mesh网络井下可视化无线救灾通讯技术与装备”(SQ2011SF13B00488)。近年来,矿难频繁发生,现有的用于矿山救援的通信设备主要是矿山救援电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