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文学与文学期刊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japa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文学期刊的角度切入,以先锋文学潮流为中心,对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小说创作中先锋精神的发展脉络进行重新梳理。综观八十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呈现出鲜明的潮流化特征,然而文学的发展未必如文学史所书的那么单纯明了。本文既通过文学期刊这一特殊棱镜,立体地折射出先锋文学的历时变迁与共时结构,又从先锋文学反观文学期刊自身的生存境域,为当前文学期刊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本文对文学期刊与先锋文学的深层互动的透视,旨在揭示先锋文学生成、发展、涣散过程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彰显一些被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叙述所遮蔽与误读的文学真相,进而双向地反思先锋文学与文学期刊在新时期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与局限性。 引言:“先锋”的迁徙。引言部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并对“先锋”、“先锋精神”、“先锋文学”等核心概念的理论来源和历史演变,进行了必要的辨析与廓清。本文的主要目标为:针对当前文学史对于“先锋文学”的约定俗成的表述,论文通过对作为先锋文学主要阵地的文学期刊的分析,考察先锋文学的审美演变与传播接受状况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的动态进程,打通文学的内外分界,双线并行地透视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社会形态、文化格局、读者趣味、文学风尚等因素对于文学创作与文学期刊的渗透、改塑机制。 第一章:潜行与崛起。在先锋文学的发展过程当中,刊载先锋小说的文学期刊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先锋作家的成长轨迹总体上呈现出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态势,从居住地的地方刊物走向《收获》、《人民文学》等中心刊物,从相互游离的游击状态走向相互呼应的群体展示,这是先锋文学在文学期刊史上留下的脚印。本章着重探讨边缘刊物和中心刊物在先锋文学潮流发生与壮大过程中各自的角色与作用,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勾勒出先锋文学从潜滋暗长到锦衣夜行的发展轨迹,并追问其深层的文化根源。先锋文学从酝酿到崛起的过程,也正是新时期文学期刊从缺乏个性的合唱状态逐渐走向分化的过程。 第二章:后撤或逃亡。先锋文学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其形式探索的意味逐渐淡化,整体上转向对历史题材的重新开掘,大都倾向于颠覆原有主流历史观念和官史文本意旨,在“正史”的背景下书写个人或家族命运。这种“新历史小说”风格的写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先锋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杂交的结果。先锋作家群体性地转向写实风格,与当时的文化语境密切相关。意识形态的调整、经济转型带来的文学生存危机、消费文化尤其是影视文化对文学发展的挤压,多重
其他文献
以剑麻水解物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对剑麻皂素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乙醇浓度、皂素在乙醇中的浓度、提取时间、皂素/活性炭质量比、脱色时间对剑麻皂素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影
总结龚雨萍主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点。认为其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邪毒为标,而瘀血阻络贯穿始终;故健脾清肠、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大法;可用健脾清肠方加
信息化教育的推进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让中小学教师尽快掌握和应用教育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04年9月教育部提出,要使全国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不低于50
本论文选取了大骨鸡、青壳蛋鸡等我国地方品种鸡为研究对象,各品种取8日胚胎,采用组织块细胞贴壁培养法,分别成功地构建了上述2个鸡品种成纤维细胞库,根据建库要求对所建细胞
<正> 在当前的基础教学改革中,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受到广泛的重视。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
本文确定葵花籽饮料的生产工艺和参数,研究其稳定性能和流变性,优化出葵花籽仁中绿原酸的较好提取工艺,为综合利用开发葵花籽产品提供生产指导。 采用蔗糖酯和单甘酯混合,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交管理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在中国城市发展模式、道路系统建设亟待完善的同
<正> 巴黎公社为了实现国家机关民主化,对公职人员的薪金制度进行过重要改革.对这项改革,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这部名著中作了如下表述:“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
<正>清明时节,又到了品春喝茶的好时候。从一根不起眼的绿芽,变成价格不菲的杯中叶,这一路的转变,西湖龙井浓缩了杭州春天的味道。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自主,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效率较高的、独立自主的外语学习者。学会学习意味着学生习得能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所必需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