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戓后中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分析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后,全球格局展现出“一超多强”的发展形式。而朝鲜作为冷战后的亚洲小国,其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其内部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都相对落后。因此其在冷战后也很难融入国际社会,成为战后“苦难行军”的特殊国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朝关系步入恢复阶段,两国关系不再以传统的意识形态和共同的战略目标为基础,而是回归到了以现实的国家利益和相互的战略需求为根本指针。朝核危机的反复发作以及朝鲜半岛局势的更加复杂化,使中国对朝鲜战略面临着新的选择。对此,中国应当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积极调整对朝鲜战略。从战略层面而言,应确保中朝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努力推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本文首先对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问题研究状况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后进行阐述。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分别回顾中朝关系。从中朝政策对中国局势的影响,对中国利益的判断进行研究。其次对冷战后中国对朝鲜政策的调整与两国关系的变化进行研究。本文立足于中韩建交与中朝关系的冷却和朝鲜核问题对中朝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冷战后中国对朝鲜政策调整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国际局势的新认知和国内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进行调整中朝关系。因此本文着重从客观利益的角度对中国的朝鲜政策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成熟,社会事务逐步转移到社区,政府权力也随之下移,社区的作用在城市日益凸显。从1999年开始,发端于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直接选举制逐渐移植
人身自由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也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之一,犯罪嫌疑人应依法平等地享有人身自由权。我国在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权的保障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为了加快我国的民主
弱势群体的民事诉讼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不仅成为人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权发展的基本指标,对弱势群体进行民事诉讼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我国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