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拔高度的变化会同时引起温度、日照、降雨量等气候因子的变化,海拔高度不同,各种气候资源的分配与分布不同。这些综合因素共同作用对玉米产量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年和2018年在云南省选择5个不同海拔高度(1320m、1450m、1639m、1870m及1972m)的地方种植8个品种进行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玉米产量、生育期、株高、穗位高及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来研究海拔高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株高、生育期和穗部性状的影响,同时对这8个品种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随后对产量与其它生物学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海拔高度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通过分析海拔高度的升高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生育期增长。2017年与2018年两年均是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玉米生育期大约延长7.8天。2.海拔高度对玉米株高及穗位高的影响2017年和2018年株高及穗位高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趋势不一样,2017年株高及穗位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2018年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高。但在当年,穗位高与株高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通过分析两年中穗株高比值发现两年比值均在0.3到0.45之间。3.海拔高度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不同海拔高度,玉米穗长、穗粗、行粒数、出籽率及百粒重差异明显。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玉米穗长变短,穗粗变细,穗行数增多,行粒数变少,百粒重降低,出籽率增高。4.海拔高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海拔高度上8个玉米品种产量发现,海拔高度对玉米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玉米产量降低。玉米产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是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2017年玉米产量大约降低526.78kg/ha;2018年的玉米产量大约降低278.57kg/ha。5.试验品种稳定性分析对八个品种进行品种稳定性分析后发现在2017年X2、X4和X5三个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好,X1和X7环境稳定性相对较差;而在2018年对环境适应性较好的品种有X2、X4和X5,X3和X8相对较差。结合两年分析数据,本研究认为X2、X4和X5这三个品种稳定性比较好,适合在云南地区1200m-2000m的海拔高度推广。6.产量与其它性状之间相关性在同一海拔高度上,产量与百粒重、生育期及穗行数相关性在2017年与2018年表现一致。在不同海拔高度上,产量与百粒重相关性一致,均为正相关关系;而产量与生育期及穗行数在不同海拔高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具体如下:在1320米的海拔高度时产量与生育期的相关性负相关关系,而在1639米和1972米处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产量与穗行数的相关性关系在1320米和1639米的海拔高度表现为负相关关系,而在1972米表现为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