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自由贸易区的蓬勃发展,优惠原产地规则作为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征对一国在区域中产业地位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优惠原产地规则通过规定享受原产地待遇的标准而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方式,对区域生产网络乃至全球价值链产生影响。优惠原产地规则对一国产业地位起到何种作用与该国产业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利用OECD-WTO发布的TIVA数据库计算了1995年至2011年我国制造业中16个行业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GVC指数及显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我国在中高技术行业与高技术行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处于低端急需进行升级,且现有原产地规则容易造成贸易摩擦且不能适应不同行业发展的需要。随后本文探究了优惠原产地规则对产业地位的影响机制,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对我国产业地位产生影响,分别是贸易成本、贸易流、投资流,这是本文理论层面的一大创新。首先,贸易成本影响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东亚原产地规则缺乏一致性、较高的获取原产地证书的管理成本、较少的使用宽松条款及低水平的自贸区均带来了较高的贸易成本;其次,贸易流变动重塑区域内价值链分工。原产地规则会产生中间投入品替代效应与中间投入品增加效应,本文对中间投入品增加效应与替代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运用计量模型实证了原产地规则严格程度对贸易流的影响。通过对比东亚三个“10+1”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贸易份额变化差异说明原产地规则产生的经济效应我对我国产业地位将产生影响;再次,原产地规则还会通过影响投资流向影响我国产业地位;最后,为了发挥原产地规则战略性贸易工具作用推动我国产业地位提升,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例如积极争取原产地规则的制定权,构建以中国为轮轴国的自贸区格局;根据我国不同行业发展现状制定差异性的获得原产地证明标准;降低原产地规则的贸易成本提升我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参与度,进而提升我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产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