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耐盐性光合机制及耐盐基因挖掘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盐碱和干旱等非生物胁迫是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玉米是一种典型的盐敏感作物,通过培育抗盐耐盐性玉米品种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和增加产量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开展玉米耐盐生理机制和耐盐基因挖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培育具有抗逆基因的玉米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候选基因。本研究以364份来源广泛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系统开展了玉米耐盐性的光合机制及耐盐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36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出4份抗性材料和4份敏感材料。对抗性材料与敏感材料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种玉米自交系的光合机构响应机制不同;玉米耐盐性可能与叶片内Na+积累量有关。盐胁迫下PSII比PSI更敏感。2.以盐胁迫条件下玉米植株的存活天数和死叶率为耐盐性指标,利用364份玉米自交系组成的关联作图群体及其56万个SNP标记信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出4个与存活天数和死叶率显著关联(P<1.8x10.-6)的SNP。位于5号染色体的chr5.S2594592处的标记,P值达到9.36x10-6,可靠性较大。对5号染色体与耐盐性显著关联(P<1.8x10-6)的SNP标记位点进行LD分析,得到衰减距离约为100kb,获得6个候选基因。3.以前期所获得的盐抗性材料与敏感自交系为材料,在盐胁迫和对照条件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上述6个候选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候选基因GRMZM2G110881在200mM盐处理后表达量为对照的35倍,GRMZM2G406974在叶片中不表达,其余4个候选基因表达量在抗性材料和敏感材料间无明显差异。猜测GRMZM2G110881可能是与玉米耐盐性有关的基因,并从玉米中克隆了候选基因GRMZM2G110881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编码331个氨基酸,属于短链脱氢酶家族,与其他植物中SDR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其他文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调查
期刊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对农业和农业生产潜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世界性粮食安全危机日益严重,农作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及应对措施已经成为作物科学的研究前沿。东北
随着机构融合的逐步深入,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衔接,推进档案规范化管理,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支撑,对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