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用南瓜蔓枯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潜在致病基因挖掘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m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籽用南瓜是南瓜属(Cucurbita)食用种子的栽培种,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连作现象多有发生,导致蔓枯病发生严重,对籽用南瓜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蔓枯病是由蔓枯菌侵染而形成的,蔓枯菌属于亚隔孢壳属(Didymella),其发病快,易大面积传播、蔓延,常造成瓜类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大幅下降。然而,籽用南瓜蔓枯菌的优势种群和致病基因不明,严重影响防治效果。鉴于此,2012年至2016年期间,对黑龙江省籽用南瓜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采集了籽用南瓜蔓枯病病叶,在分离病原菌的基础上,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进行了籽用南瓜蔓枯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全基因组信息,分析了侵染寄主前、后的转录本差异表达,试验结果表明:获得形态差异明显的籽用南瓜蔓枯菌30株,利用ITS序列鉴定其均为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Sc.),由此推断Sc.为该地区主要的籽用南瓜蔓枯菌种群。综合菌落颜色、形态、生长速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籽用南瓜蔓枯菌分为7种形态学类型,分别命名为Ⅰ型-Ⅶ型。筛选出Sc.最适生长条件:pH值为6.0,生长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通过基因组序列多位点系统进化分析,上述30株菌株可分为两种基因型(基因型A和B),并分析这些菌株的ITS保守基序,发现该病原菌具有两个共有基序(common motifs),不同小种间仅存在共有基序之外的序列差异。保守基序的确定为快速、准确地检测Sc.,诊断蔓枯病早期症状提供数据参考。构建了Sc.代表菌株zq-1的cDNA文库,通过PacBio RS II测序,获得5.24Gb高质量基因组数据,并将原始数据过滤和质量控制数据进行了三代组装,获得Sc.的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大小为35.28 Mb,预测含有9844个基因。其中,基于Rfam数据库识别到82个家族的257个非编码RNA,1024个含有信号肽的蛋白,2066个跨膜蛋白和756个分泌蛋白;利用CAZyme、TCDB和PHI专有数据库预测的分泌蛋白数目分别为605、130、2869个;识别6-mA甲基化位点30833个,4-mC DNA甲基化位点1228069个。获得的Sc.基因组组装及注释信息,为全面深入解析该真菌的基因组信息提供依据。Sc.与Leptosphaeria maculans(Lm.)菌株在基因组长度(35.28 Mb vs.45.12 Mb)、蛋白编码基因数量(9844 vs.12469)等方面都较为相似,推测这两个菌种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或在进化阶段很接近。通过共线性分析,获得菌株Sc.和Lm.的相似基因,为进一步揭示Sc.的潜在基因功能、阐明物种进化关系和探究基因组的内部结构奠定基础。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了Sc.侵染籽用南瓜前、后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共获得44.62Gb的高质量转录组测序数据(Q30碱基百分比在92.38%及以上),单个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并根据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识别差异表达基因341个,其中上调基因170个,下调基因171个。对上述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以及KEGG通路分析,预测52个可能为致病基因,其中34个基因涉及水解酶、蛋白激酶、磷酸酶、纤维素酶等多个分子功能,15个基因涉及生物学进程,3个基因与MAPK通路、ABC转运蛋白、细胞内吞作用相关,这些基因很可能在蔓枯菌的生长和致病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湿法制备技术利用珍珠岩尾矿制备珍珠岩抛光磨料.与传统干法工艺相比,珍珠岩抛光磨料产品产率从30%提高到70%以上,颗粒粒度百分之百小于150μm,而0-44μm粒级含
针对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照明建设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详细介绍智慧城市照明建设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照明建设中的应用要点,希望能
儿科疾病四诊首推望诊,察色望形审窍为首要,某些儿科疾病运用局部诊法有特殊价值,可判断疾病的部位、属性、轻重缓急和推测预后。本文就观察小儿面部神色苗窍和一些特殊部位
<正>说起货币,很多人都能如数家珍,从实物货币到贵金属货币,从纸币到电子货币……说起数字货币,很多人就会一头雾水,映入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可能只剩下比特币了。其实,自1989年
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生长了镍基高温合金单晶,采用氧化铝坩埚以及<001>取向籽晶,获得单晶尺寸直径30-40mm,长260mm,晶体生长的过程中温度加热到1480℃,生长速率为2cm/h;生长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高速发展的城市工程建设与紧张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出现,随着工程建设中基坑的深度越来越大,探讨基坑在
目的:探讨百香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和免疫性肝损伤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将适应性喂养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联苯双酯)对照组(150 mg
研究背景及目的冠心病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狭窄中起着重要作用。IL-16是促炎症细胞因子,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血清IL-16水平升
总结陈新宇教授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经验。陈教授认为,妊娠妇女素体阳气不足为围生期心肌病发病之主因,在阳气不足的基础上,或生瘀血、痰浊、水湿、癥瘕之邪。治疗上,陈教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各类基础工程不断建设和规划,使得桩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桩型越来越复杂,技术难度越来越高,同时桩基工程的事故也频繁发生。因此桩土作用的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