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主要内源性兴奋性神经递质,在正常情况下,谷氨酸对中枢神经细胞的功能起增强和保护作用,但过量的谷氨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毒性。谷氨酸也是视网膜神经回路中的重要神经递质,外源性谷氨酸可引起动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本文以鸡胚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研究了外源性谷氨酸钠对鸡胚视网膜发育过程中Bax、c-Fos、AQP-2及RT97表达的影响,为神经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方法:
从兰州华隆养鸡场购买种蛋,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37 ℃,相对湿度40~60%)孵化至第八天,将受精卵分为五组:对照组(生理盐水)、0.1 mg/ml 谷氨酸钠浓度组、0.4 mg/ml 浓度组、0.7 mg/ml 浓度组、1 mg/ml 浓度组,采用卵黄囊接种法,剂量为0.2 ml/枚。分别于鸡胚d 12,d 15,d 18,d 21 取鸡胚眼,每期每组取5枚。
常规固定和包埋,切片厚7 μm;免疫组化SABC 法和SP 法检测Bax、c-Fos、AQP-2及RT97在鸡胚视网膜中的表达特征;采用徐州永安YA-G5000 系列医学细胞影象分析软件对Bax、c-Fos、AQP-2、RT97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1.Bax在鸡胚d 12和d 15的视网膜中仅于谷氨酸钠高浓度组有弱阳性表达,d18和d 21 出现较强表达,表达部位集中在视细胞层,免疫强度随谷氨酸钠剂量的增大而递增。
2.C-Fos 从鸡胚d 12 到d 21的视网膜中均有表达,表达部位集中在视细胞层、内核层的下缘和神经节细胞层,鸡胚d 12的阳性表达最强,鸡胚d 15、d 18和d 21的表达有所下降。四个时期的免疫阳性强度均随谷氨酸钠剂量的增大呈递增趋势。
3.AQP-2 从鸡胚d 12 到d 21的视网膜中均有表达,表达部位集中在视网膜的内外两侧,从边缘到中间呈强阳性、阳性、弱阳性的表达,视细胞层、内核层的下缘和神经节细胞层为阳性表达或为强阳性。鸡胚d 12和d 15AQP-2的表达总体较强且无明显剂量效应趋势,鸡胚d 18和d 21 AQP-2的阳性表达逐渐下降并且随谷氨酸钠剂量的增大而减弱。
4.RT97 从鸡胚d 12 到d 21的视网膜中均有表达,d 12的视网膜中表达部位主要在神经纤维层和内网状层,同时在内外核层中散在的分布一些阳性细胞,d 15神经纤维层、内网状层有阳性表达,且内外核层散在的阳性细胞减少减弱并下移至内核层的下缘,d 18 到d 21 RT97的表达主要在神经纤维层、内网状层和外网状层,均为强阳性。RT97的表达总体随发育期的后移而增强,随谷氨酸钠剂量的增大的减弱。
结论:
1.外源性谷氨酸钠产生的神经毒性能导致视网膜细胞损伤,与先前已有的实验结果一致。
2.外源性谷氨酸钠产生的神经毒性,诱导细胞凋亡蛋白Bax的表达,表达情况随发育期的后移而加强,亦随谷氨酸钠剂量的增大而加强。
3.外源性谷氨酸钠产生的神经毒性,诱导细胞凋亡蛋白c-Fos的表达,施药早期较后期表达强,各期的表达均随谷氨酸钠剂量的增大而加强。
4.AQP-2在鸡胚视网膜中有较强的表达,发育早期强于发育后期,在后期其表达随谷氨酸钠剂量的增大而减弱。
5.RT97在鸡胚视网膜中有较强的表达,其表达情况随发育期的后移而加强,且随谷氨酸钠剂量的增大而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