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口语交际作为现代人生活、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其重要性地位越来越突显。它为人们认知提供了途径,是人们做事、共处必不可少方式与方法。近几年,我国教育部相继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方法给出了新的要求与建议,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拥有良好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更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途径。新时代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有独立的个性,更提倡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中发展自我,展现自我,通过与他人和谐的沟通,使自己不断进步。语文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习语文我们不仅仅是为了会阅读、会写汉字,也要利用语文学会说话,学会表达。口语交际教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学生进行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堂上的交际训练,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更加有勇气,有自信,能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新的环境。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儿童到六岁时虽然已有了稳定的言语表达能力,能够基本满足日常生活交际的需要,但是与成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学习关键期的最后阶段,根据学习关键期理论我们得知,在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系统、规范的语言交际训练,学生最易接受,教学效果最佳。从2001年至今,口语交际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经过教育学者的研究以及一线教师的实践摸索,我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在规范性、成效性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改观。但是,由于口语交际受到重视的时间较晚短,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少,实践中优秀的口语交际课堂案例不足。因此,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仍需不断改进。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去小学课堂进行观察、见习,发现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去小学课堂进行观察、实习,切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总结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原则、模式与方法及其评价方式。希望通过以上策略,可以促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使学生口语表达、日常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