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dxw2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族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多,汉化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以前对壮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壮族历史、文化、风俗、语言等方面,而对于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在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壮族适应环境的方式、效果等相关问题缺乏研究。本文主要通过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层面的适应问题,探讨壮族的发展策略及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以揭示壮族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实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迁是影响民族发展的基本地理因素,对环境的感知与适应方式,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壮族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与农耕生产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当中。从水、林资源的利用、保护,到农耕生产的开展与农作物的种植,再到畜牧与狩猎的发展,都需要充分考虑所在自然环境的差异,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适应对策,才能获取较佳的经济效益。壮族对人文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壮族分布版图的变迁、壮族自身形象的塑造及与其他民族关系的调适等方面。总的来看,“汉化”是其主要的适应方式。壮族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对人文环境的适应,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也是壮族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壮族地区人地关系的调适,往往反映到人文的制度层面上。换言之,壮族适应人文环境的某些措施,诸如习俗、社会制度的变迁等,最终又会对所在自然环境的变迁产生作用。故壮族的环境适应,是多种因素参与互动的过程。持续迁入的汉族人口,在壮族的环境适应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促进壮族文明进程的主要外在驱动力因素。由于汉族人口大规模进入并超过壮族,是在清代康乾时期,因而康乾时期是壮族地区人地关系变迁的转折时期。
其他文献
由于高激发态原子和分子物理、光化学、等离子体诊断及其它一些领域的研究对于短波长辐射源的需要,近年来许多实验室一直在努力发展新的相干紫外(UV),和真空紫外(VUV)光源。
今存巢湖小调类民歌中,属曲牌体音乐的小曲传承于元明清时期。通过对最具代表性的【银纽丝】【倒板桨】【边关调】等小曲的历史渊源、传播区域、音乐形态和演唱方式的变迁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激动剂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和二
在“双棚一网”设施模式下,以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舒茶早为材料,研究秋冬季扦插插穗生根发育规律与母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C/N值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扦插后30天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考试的类型及数量日益增多,考试作弊行为愈演愈烈,不仅侵犯了其他考生的公平竞争权益,还损害了国家考试的公信力。虽有相关考试主管部门制定了规定及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客运产品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客流调查报告计算出高速铁路对于公路、航空的优先权,说明了高速铁路这一客运产品具有极大的优势、吸引力和巨大的发展潜
在梳理国内文献基础上,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进行了溯源与辨析,系统地概括了国内学者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指标权重、理想值确定及综合评价的主要思路与方
研究了闭的具有相对迷向Landsberg曲率(即J+c(x)FI=0)的芬斯勒流形,并证明了若c(x)在流形上恒为正或恒为负,则该流形一定是黎曼流形。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的城市综合性医院主任医师岗位聘任标准,探索岗位聘任标准的实施路径,构建新型岗位聘任运行机制,为同类医院实施岗位聘任提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