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意到真实——《简·爱》和《维莱特》对比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s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洛蒂·勃朗特是19世纪最伟大的英国女作家之一。在她的四部小说中,《简·爱》毫无疑问是人们最熟悉并且是最喜欢的。目前,国内对夏洛蒂的研究仍然侧重于《简·爱》。虽然《维莱特》在国外文学评论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我国却鲜为人知。而且,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孤立地研究某一部作品,较少深入挖掘《简·爱》和《维莱特》这两部小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简·爱》和《维莱特》这两部小说,在展示其共同特点的同时,着重分析它们的差异,并探讨其生成的内在因素,从而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夏洛蒂·勃朗特以及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概述了国内外对这两部作品的评价以及本文的写作意义。 第二章从人物与情节两方面着重研究浪漫主义的诗意特征在小说《简·爱》中的具体体现。在《简·爱》里,夏洛蒂主要描述了她诗意的生活。女主人公简·爱是她想象中的理想女性。大团圆的美满结局及神秘的超自然的哥特式情节都显示了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情调。 第三章也主要从人物与情节两方面分析小说《维莱特》中的现实主义特征。在《维莱特》里,夏洛蒂描述了她的真实的生活。她通过真实的人物形象,现实的故事结局以及改进的哥特式题材告诉人们她如何看待生活,她如何思考,如何感受,而不是她认为别人指望她怎样思考,怎样感受。这也就是《维莱特》比其他所有作品更现实的缘故。 当然,诗意与真实是相对的。本文提到的《简·爱》中诗意的特征与《维莱特》中真实的特征指的都是两部小说的主要特征,即夏洛蒂不同创作阶段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对《简·爱》和《维莱特》进行了对比研究,比较分析两部小说的写作风格由诗意到真实的转变,并探讨了导致这种转变的因素。 最后一章结论对整篇文章进行概括总结。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妇女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她们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因此《简·爱》和《维莱特》的对比研究,对倡导女性的经济独立与自由,唤醒妇女的自我意识及建立高度和谐的爱情婚姻观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母亲分娩的新生儿预防相关传染病非常重要,最好是在监测新生儿有无艾滋病临床症状、CD4+T淋巴细胞水平下科学指导计
印第安人形象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并不占据显要的地位,他们主要出现在短篇小说中,基本上不是主要人物,而是作为一种陪衬来增加读者对于小说主人公的了解。但海明威的文学道路却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