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的作文教学思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n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水平常被用来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注定了作文教学在语文学科的举足轻重。然而,作文教学的“老大难”现象依然存在。作文课堂上,一面是老师滔滔不绝地传授写作知识,另一面是学生写作时眉头紧锁面露难色。写作理论的丰富与写作过程的困窘看似两条平行线,横亘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面对形形色色的教学理论,我们变得手足无措。广大语文工作者不禁要问:我们的作文教学究竟怎么了?课程改革越深入,越使我们意识到开展与大师对话、交流的必要。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梁启超,学识渊博,闻名天下。他的作文教学思想立足于语文教学实践,系统而深刻,其中不乏科学而务实的见解。这是一种与外来的复杂“理论”完全不同的深度,它植根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了我国古代写作教学经验,对于今天的作文教学,仍具有研究价值。本文试图将梁启超的作文教学思想放在历史背景下并结合当前作文教学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从写作主体力求“文人合一”,写作原则“重规矩,轻技巧”,写作方法“重观察,讲角度”,写作训练“重实效,讲科学”,写作评价“重多元,讲民主”五个方面对梁启超作文教学思想进行全面梳理,探索其合理内核来指导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梁启超的作文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合理性,不仅为我国传统写作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当前的作文教学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全文分由引言与文献综述、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引言与文献综述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与价值。正文从三个层面对梁启超的作文教学思想进行探讨。第一章分析了梁启超作文教学思想产生的基础,既有时代背景也有个人因素的影响。梁启超深感于八股文的毒害之深,在“民主与科学”的背景下探索作文教学的科学之路,他深厚的国学根基和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是他作文教学思想产生的基础。第二章阐释了梁启超作文教学主要思想。在写作主体方面,他认同中国古代写作理论宣扬的“作文即做人”,力求“文人合一”,推崇朴实的文风,要求写作者具备高尚的文德。在写作原则上面他注重“规矩”,轻视技巧。他的作文“规矩”内涵丰富,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再到特殊要求,具体而明确。在写作方法上他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开创性地提出了鸟瞰、类概、凸聚、步移、脔尝五个角度。在写作训练方面,梁启超一反传统经验倡导的“多读多写”,主张“少而精”进行科学实效地训练。他主张作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读写结合。在写作评改上他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民主化,注重章法结构的评改。第三章重在阐述梁启超作文教学思想的深远影响和对当前作文教学的启示。梁启超为现代写作教学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河,在他的作文教学思想影响下,涌现了叶圣陶、夏丐尊、刘薰宇、陈望道等人的写作理论著作。它启示我们:作文教学目标要立足基础,作文教学要重视教师指导,评价方式要多元,作文训练注重思维能力。结语,全面概括梁启超作文教学思想的价值与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杯芳烃的硝化方法,不是产品纯度低就是反应步骤长,产率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直接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为被硝化物的硝化方法。利用杯芳烃可以包合中性有机分子的性质
文言诗文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特殊的领域。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已走过了百年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正> 伏气温病理论导源于《内经》,经晋·王叔和阐述,遂得发扬,从而确立了它在外感热病诊治中的重要地位,在其后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自明而下,新感温病理论
散文的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散文教学的导向很大程度上承载着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反观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又匡正散文教学的导向。因此不同时期语文学科性质的
在以往关于情绪对风险决策影响的大量研究中,大多采用情绪诱发方式产生不同的情绪,而产生情绪的方法除情绪诱发外,还有情绪启动。情绪启动又分为阈上和阈下情绪启动,这两种启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低碳经济正悄然地兴起。现代会计在面对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时作出了调整和应对。为了促进碳会计实务发展,构建一套完整的
<正> 荆芩四用汤(荆芥,黄芩,紫草,丹皮,赤芍,生地),是老中医沈楚翘自拟方,具有祛风清热,凉血和营之功,治疗皮肤疑难杂症,颇有疗效。兹举几例以窥之。一、皮肤淀粉样变江某,女
<正>难以想象,当代社会如果没有了美术馆,艺术家将如何展示其作品?普通公众将如何提高其审美?国家将如何繁荣其文化教育事业?显然,美术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正>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纷纷开始进行数字博物馆建设,以故宫为首的国内几家重要博物馆也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致力于以藏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