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农民利益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转型期中国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进行了探讨,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转型期中国农民利益实现的历史基础、现实状况、基础条件、制度安排和组织创新。本文共分五章。 在第一章中,通过对利益理论的梳理,揭示了农民利益的思想渊源,使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农民利益思想和透视农民利益的方方面面。主体需要、社会关系和个体能力分别构成农民利益的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和重要条件。农民利益是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源远流长的农民利益理论表明农民利益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然而,农民是社会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并没有随经济的增长而同步提高,农民利益又成为一个必须引起重视和加以研究的新鲜话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农民,农民和其他主体一样是理性人。理性人的农民应将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生产的目标和准则。农民的利益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利益,本文主要探讨农民的经济利益。农民的经济利益就是指能为农民所拥有的用以满足农民需要的物质资料和劳务。这些物质资料和劳务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收入加以衡量,另一部分如土地并非收入所能反映。土地制度是国家赋予农民的一种福利,它不受个人收入多少的影响。本文中的农民特指农业生产者或劳动者,农民实现经济利益就是指农业生产者如何依托农业实现经济利益的提高。 在第二章中,通过对转型期我国农民利益的透视,揭示出无论在从上而下的集体化、合作化运动中,还是从下而上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中,农民的利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从改革前后农民利益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改革前在集体行动的集体至上原则下,农民生产者的意义只是局限在满足家庭和全体国民的基本消费需要,而不是追求真正的利润最大化。这种自上而下的利益实现方式使农民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理性主体,农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在部分先富和个人优先的原则下,农民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者,因为农民拥有可以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如土地,又能够自己决定生产什么,当然,生产的成果也是在完成一个定额的上缴之后归为己有。农民可以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但由于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和单个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利地位,农民在增产的情形下收入增长较为缓慢。近年来,农民的绝对收入增长较快,但相对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生活费支出差距仍然较大。与此同时,农民利益也在国家“多取少予”和“鲜花只送佳人”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下悄然流失。转型期我国农民利益的提高期待着农民自身力量的增强,国家特殊时期的政策安排使农民难以从根本上摆脱利益合法
其他文献
1:25万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是我国的基础数据库,该库主要使用80年代初编绘完成的1:25万地形图作为数字化采集的底图,地图上所反映的内容距离现在已有20多年。而这20多年,正是
文章通过对舰船装备器材管理全资可视化概念的理解,归纳总结出实现全资可视化的核心特征,介绍了实现舰船装备器材管理全资可视化的设计思路,并对此进行了模型设计,从而极大地缩短
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信息,企业为了自身的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需要它,投资者为了投资回报需要它,政府为了掌握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决策也需
采川水文统计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澧水流域观测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年内分配、年际变化等水文特征。结果表明:澧水流域年降水量与高程显著相关,高程每降低100m,年降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这种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震撼迅速波及到教育界。作为信息资源的宝库、远程教学以及新型学习方式的支撑环境,因特网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疗效,探讨肩背部筋膜炎的发病机制和“小针刀”的治疗机理。方法:按照严格的诊断标准选择66例肩背部筋膜炎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施“小针刀
<正>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湖北省委、省政府率领荆楚儿女追逐强省之梦,重视并大力发展工业,开辟了湖北工业从小到大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竞争的愈加激烈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产品愈加复杂化,新产品开发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尤其过程管理要求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快的响应。在这种背景下
遥感影像是探测地物目标综合信息的最直观、最丰富的载体,直接从遥感信息中自动提取地形和专题信息是当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面临的一个迫切而且又复杂的问题。随着航天
幕墙清洗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样机搭建、机构设计和控制系统构建等问题上,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多种样机,研究成果各具特色,但总的说来研究工作仍然处在样机的研制和实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