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PS调研方法的慢行交通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交通的过度发展,对人们的日常出行、生活习惯、健康问题乃至于城市的形态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慢行交通一直是我国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是绿色、高效、健康的出行方式,却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步行活动和骑车出行的环境日趋恶劣,充满了危险与不便。由于缺乏对人最基本的理解与尊重,慢行交通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减少对汽车交通的干扰,仍未脱离“以车为本”的理念。相对于机动车交通研究,我国对城市慢行交通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慢行交通规划设计要么不做调研,缺乏数据统计和实证分析,要么所做调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以至于所得结论较为空泛或是以偏概全,不足以全面反映城市慢行交通概况。基于以上背景,现阶段探讨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调研方法,特别是定量化的系统实证分析,对于支持慢行交通发展决策、明确慢行交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策略和规划设计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丹麦城市规划师杨·盖尔(Jan Geh1)提出的公共生活-公共空间(PLPS)调研方法,主要研究人们的步行活动、骑车出行、其它停留活动,以及城市街道和广场等空间环境对这些活动的影响,已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城市改造项目中,我国的重庆和昆明也在慢行交通发展项目中采用了PLPS调研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尚没有基于PLPS调研方法的慢行交通规划设计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PLPS调研方法如何自上而下贯彻到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论文首先通过综述慢行交通发展历程趋势与及理论研究,明确了复兴时期步行和自行车既是交通出行方式又属于公共活动的双复位位,以及系统性的调研方法对于全面支持慢行交通发展的重要性。并基于PLPS调研方法的特点、慢行出行的特点和慢行交通发展的趋势分析,认为该调研方法非常符合新时期慢行交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然后对比分析了PLPS调研方法的优势,其优势在于系统规范的调研方法、统一的评估标准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案例分析了PLPS调研方法对于发展慢行交通和改善出行空间等方面的实践应用价值,有助于城市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弥补相关方面基础数据不足,使城市慢行交通和公共生活发展具有可见性;可以系统掌握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指导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并能客观地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支持项目决策。考虑我国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交通功能占主要位置,以及PLPS调研方法比较侧重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综合调研,论文研究了在我国应用PLPS调研方法的本土化改进,以首先满足步行和自行车作为重要的交通方式的出行需求,对应调研内容,完善了调研方法的评价指标,并详细构建步行空间和自行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探讨了基于PLPS调研方法的慢行交通规划设计方法。结合PLPS调研方法和慢行交通发展特点,提出了慢行交通规划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理念层面、区域宁静交通层次的原则,满足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的3项原则,追求更高标准,满足步行和自行车多样化功能的发展需求的原则,和建设设施时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基于调研方法的自行车系统、步行空间以及地段节点的规划设计方法,并以昆明市盘龙江项目为例,分析了基于PLPS调研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其他文献
电影作为一个造梦的工厂,以貌似真实的影像制造着虚幻的世界,相当一部分电影创作者钟情于用童话元素解构这个世界,观众群体的定位却是成年人。不同的影片绽放多样的童话光芒,
针对吐哈葡北油田含盐膏质泥岩、大段煤层、硬脆性泥岩发育、地层孔隙非均值性大等难点,常规抗盐聚磺钻井液不能有效解决钻井过程中的塌、卡、划眼等复杂事故。在葡北3-25井
<正>菲律宾香蕉种植者和出口者协会(PBGEA)将允许扩大香蕉种植面积至2.7万hm2。PBGEA主席Steve Antig称,增加香蕉的商业种植面积以及继续采用飞机喷药控制香蕉病害,这将使菲
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形成的前提,乡土社会的法律信仰则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当下有限的法律认知、传统因素的阻却及法律运行的缺陷是法律信仰在乡土社会中缺失的原因。建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自主创新为表征的创新能力竞争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竞争的主导因素。创新型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微观载体,正以强烈的创新动机、专业化的创新技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是一个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所以,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特征,并对独立董事作用的发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拟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FTS护理组50例和传统护理组50例,FTS护理组根据FTS理念
<正> 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杨燕迪校译,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先生翻译的美国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Paul Henry Lang)的音乐巨著
本研究在基于使用隐喻观的理论支撑下,并在国内外基于使用隐喻研究以及频次与隐喻研究的相关文献基础之上,提出频次效应同样作用于二语习得中的隐喻,从而为二语习得中隐喻也是基
现如今,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追求的不断提升,商品包装的功能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包装除了满足保护商品的基本功能外,美化商品、传达信息已经成为判断包装是否成功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