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商实践与乡村协商治理的成长——基于浙江若干案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乡村治理遭遇了诸多难题,而协商取向的治理实践正是对这些难题的回应。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较少从本土化的视角思考乡村协商治理的成长逻辑。鉴于此,我们择取农民工商实践的视角,探究了乡村协商治理的生长机理。  基于对浙江农民工商实践的历史考察和乡村协商治理模式的典型剖析,论文分别从治理中的协商类型、协商中的治理机制和协商中的治理特点三方面探讨了农民工商实践背景下的协商治理逻辑。第一,从协商的类型来看,决策中的协商、纠纷中的协商和合作中的协商内蕴于复杂的乡村治理实践过程中;第二,从协商的治理机制来看,多元的协商主体在制度、文化和组织等资源的支持下,实现了政党合法性、政策合法性和基层政府创新。第三,协商中的治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协商指导下的软性治理、官民协同下的草根治理、和谐目标下的有序治理以及利益导向下的合作治理。总体来看,协商是治理的内在精神,治理是协商的基本目的。  乡村协商治理的成长离不开农民的工商实践。研究表明:第一,乡村协商治理是农民工商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质的角度来看,乡村协商治理实践是缓解农村社会利益矛盾的必然要求;从量的角度来看,农村公共事务增加是推动乡村协商治理的内在动力。第二,农民在工商实践中发展了自我意识、强化了互惠理性、提高了沟通能力,孕育了乡村协商治理的主体条件。第三,农民工商实践为乡村协商治理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从长远来看,乡村协商治理的完善有赖于农民工商实践的继续发展。
其他文献
权利冲突问题发端于实务上的困惑,因学者、法官对当事人各执一端、权利打架的疑难案件的理论思索而产生。目前,该问题尚无一个可供讨论的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权利冲突不单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转基因产品已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转基因产品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
被监护人实施了危害他人财产和人身的不法行为,他们的法定或者指定监护人,到底是否需要针对这样的不法行为,以自己为第一责任人用自己的财产来弥补受害方的损失?而实施了该不法行
结合液氩贮存和输送系统回流工艺管线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案。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Combining with the specific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ack
在保证加热炉正常使用,烟气经过单项次换热后,排出烟气往往还有较高温度,如何再利用,挖潜这部分余热,应用于其它方面,经过尝试,笔者已获得一定经验.本文从试制多用途换热器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