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领域中,范·弗拉森作为一名杰出的反实在论者,以其温和的建构经验论而著称。范·弗拉森使用“经验充分性”这一概念重新回答了科学的目的、科学理论的性质、科学理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赋予了科学新形象。可以说,“经验充分性”是整个建构经验论的核心所在。但是,“经验充分性”是依赖于理论的可观察性的,在范弗拉森的整体思想体系中,两者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可观察性是整个建构经验理论体系的支撑和基点,没有可观察性,便谈不上理论的经验充分性。从经验充分性出发,相信可观察的东西,是范·弗拉森真理观的核心之所在。因此,厘清“可观察性”概念是理解范·弗拉森建构经验论思想的一个基本前提。观察和理论问题一直是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从古典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到如今的新历史主义都对此问题做了讨论,并提出各自独有的观察理论,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范·弗拉森在看到前人理论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构经验主义为基调的观察理论。由于经验主义立场的需要,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察理论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基石。范弗拉森坚持经验论原则,认为科学认识应局限于经验世界。他把世界划分为“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两部分,认为可观察的世界就是经验世界。科学的目的就是要正确描述可观察世界的所有可观察现象。范弗拉森以可观察性概念为基点,批判了科学实在论的一系列论证。从核心概念“经验充分性”的构建、科学理论模型的建构、科学理论语义学的分析到现象的拯救,可观察性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其局限性和模糊性,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众多责难。本文通过分析可观察性概念的一些局限性,指出可观察性概念并不能恰当地支撑经验充分性理论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