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歌苓小说《第九个寡妇》的“民间”意涵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W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歌苓是著名旅美华文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成绩斐然,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作品在台港等地获得了数项文学大奖,吸引了不少文学研究者的关注。《第九个寡妇》是严歌苓在2006年奉献给读者的又一长篇力作。小说写了一个自幼做童养媳的女孩王葡萄,土改时将被划定为恶霸地主的公公(即孙怀清,或叫二大)从死刑场上背回,藏匿于红薯窖中。随后的几十年里,她历尽艰辛,精心养护二大,直至“文革”结束。躲过大难的孙怀清,终于得以在重见天日的状态下安详去世。这段岁月正是中国农村发生纷乱复杂变化的历史阶段。女主人公王葡萄秉承最简单纯真的信念应对瞬息万变的时事,度过一次次饥馑和政治厄运,时代潮流在她身边起伏跌宕,而她始终不肯随波逐流。  小说里的王葡萄本分善良,有着天生“一根筋”的执着性格。她富有强烈的生命力,以在民间生存的自然、纯朴以及坚韧的精神穿越了历史理性的话语秩序。她的身上,洋溢着一个普通人在承受和抵抗苦难时表现出来的勇敢、乐观和富有仁爱的同情心。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出未被异化的、纯朴的人性。王葡萄身上体现的是典型的民间人情与伦理。在小说里,作者把王葡萄的命运和其他人物的命运作了比较和对比,把王葡萄的个人传奇经历和若隐若现的宏大历史叙事巧妙地结合起来,揭示了民间世界内涵的多元和丰富。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小说《第九个寡妇》的故事梗概和论文的基本内容。第二部分:仁爱宽厚的地母。主要从浑然包容的生命强力、母亲的美是正在尽职的母性、来自民间的地母形象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了小说主人公王葡萄所具有的源于民间的强大生命力。她的身上,人类的爱的本能、正义的本能和伟大母性的自我牺牲的本能高度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母式的情怀。  第三部分:“秋千”上的人生轨迹。通过“英雄寡妇”的生命轨迹、孙少勇的两次转变、史家兄弟的各自路向三个部分对小说中的人物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进行比较,彰显出民间世界的变迁。  第四部分:个人传奇与若隐若现宏大叙事的结合。通过对王葡萄的个人传奇的分析与若隐若现宏大叙事框架的评述,展示小说中的民间世界的多元内涵。  第五部分:结语“民间”理论最早是陈思和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他在《民间的浮沉》和《民间的还原》两篇论文中对此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这一理论的提出意味着“知识分子注重重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建立多元的文化与文学研究格局”。陈思和关于民间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文学作品的话语空间和理论体系。本文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尝试着对严歌苓的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进行探究和阐释。
其他文献
【背景新闻】  据报道,来自我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被确诊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慢性病已经占我国公民总死亡构成的85%。有专家认为,慢性病已经在我国形成了“井喷”的局面。  中医专家表示,中医养生理论中的不少观点对防治慢性病有重要意义,养血的观念就是其中之一,而秋季恰恰是养血的关键季节。  慢性病与血关系密切  很多慢性病都可以在血上找到病根。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贺娟表
中医认为“累从眼入”,也就是说,眼睛会引起全身的疲劳、不适。  只要它们出现酸痛、发胀、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就很容易导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燥、反应迟钝、疲乏无力和失眠、恶心、欲吐等一系列疲劳症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眼睛疲劳会产生“疲劳毒素”,进而侵袭全身,使全身都觉得“累”。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十二经脉气血皆汇聚于目。肝肾亏损、脾胃虚弱、气血淤滞、劳心伤神皆累及于目
医学指导/张艳  当你久坐或者长时蹲位忽然起立,是不是会眼前发黑呢?很多人不会把它当一回事。但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了,它很可能是心脏发出的“黑色警报”。  病理性黑蒙,多是心源性疾病  辽宁省名中医张艳说,眼前发黑实质为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大脑缺氧所致。生理性的眼前发黑只要平时多注意生活起居习惯就可以避免。如果是病理性的一过性黑蒙,大多是心源性的,应该加以重视。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为汽车提
越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靠近广西省和云南省。越南语有多种方言,其中京语口音基本接近越南普通话。越南从地理上可分三大地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地区的人讲越南语虽然词汇基本相
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其戏剧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五四”前后的中国影响尤甚。易卜生戏剧的精神内核是个人追求与精神反叛,精神反叛是实现个人追求的有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