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支行的绩效管理是一个融合了金融学和管理学的综合性课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践性。绩效管理的过程一般包括绩效计划、组织实施、绩效评估、反馈、诊断与控制,这四个基本步骤,是一个循环体,作用于基层支行各业务流程,推动绩效管理的实现。但目前基层支行运用绩效管理的并不多,尚处于绩效评估阶段。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织中各层级的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员工全部参与进来,在持续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上级机构帮助下级机构、管理人员帮助员工清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各主体共同完成绩效目标,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国有商业银行历史上主要是不断改进绩效评估的方法,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这正是基层支行改进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导绩效管理实践的工具,具有方向性的作用。不遵循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无法顺利实施绩效管理,取得理想效果。绩效管理活动应遵循计划性、流程性、系统性、目标性、强调沟通的原则,只有坚持了这些原则,绩效管理才能真正运作起来。结合管理学知识,笔者提出了绩效管理可以运用的方法,包括外部导向法、关键成功因素法(KPI)、平衡记分卡,这些方法为我们操作绩效管理提供了具体手段,对绩效管理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绩效评估是组织内部对经营单位或个体在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进行评价,得出结果的过程。绩效评估是最具争议性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绩效评估对于绩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介绍中国银行某基层支行的绩效评估方法,剖析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支行绩效评估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对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基础——基层支行的绩效管理水平有所帮助。基层支行绩效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将为国有商业银行良好运作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其综合竞争力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我国银行业将有能力迎接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