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债转股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与企业,金融与实体是相伴相生、荣损与共的。目前我国部分企业高杠杆、高负债的经营困境,影响到了银行债权的资金安全。通过债权途径无法顺利收回银行资金,人们想到了债转股来解救陷入“危机”之中的银行与企业,从中达到“双赢”的理想境界。但理性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债转股所带来的效应可能远非想象中的最优,债转股的风险与收益并存,通过时间的拉长来解决债权短期的风险存在着不确定性,甚至可能滋生新的风险,而债权最终得到偿付的空间取决于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的改善。本文运用债务重组和财务分析相关理论,以A公司债转股案例为例,通过比较详尽的债转股历史经验分析、公司所属行业的宏观状况和公司微观财务估值分析,论述了外部行业环境因素和内部财务安排对债转股的影响,肯定了债转股总体上是积极的,指出在已有的现实条件下,债转股方案合理的框架选择和操作机制有助于银行和企业共同改善债务企业经营,避免银行债权的损失。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债转股可以为企业改革提供契机,达到去产能、降低企业杠杆率的目的,缓解优质企业债务负担。从银行角度来看,债转股在避免债权大幅折价转让,减少银行损失的同时,还可以帮助银行降低账面不良率,将债转股业务与银行的投行业务联系起来,提升综合经营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债务重组和资本成本的相关理论,并对债转股的历史经验、利弊得失进行了回顾分析;其次,对案例中A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业务背景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初步的债转股思路,并进一步通过产业发展的风险因素分析、公司内外部竞争战略以及公司财务估值的分析,指出债权银行对A公司不良贷款进行债转股操作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接着,本文对债转股方案的框架选择和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如承接主体的确定、退出机制的路径等进行了探讨,指出债转股退出机制是方案成功的关键,而卓有成效的战略调整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则是成功退出的保证。最后,文章总结了债转股操作的注意点,得到两个启示:一是债转股对解决不良贷款转化是有积极作用的,可以通过全面谨慎的分析选择合适的企业实施,二是债转股过程中要落实企业的经营调整,保证债权转为股权后的及时有效退出。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课程改革中大家都在积极探索的一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的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要求所有人都是终
运用合理化工程的基本原理 ,探索和构造新型的工装设计系统 ,对工装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内容及步骤 ,可变型工装智能模型的建立以及工装的数据管理等 ,提出了一种系统思路、框架以及实施方法和技术。
西部大开发实质上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加快培育"内生型"的自主经济增长应成为重要战略选择.为此,必须主动强化西部"区域二元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快速的发展主要依赖能源耗费,产生大量能源碳排放。2015年中国在巴黎气候会议上做出在2030年前后实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保证使碳排放总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一直是质量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我厂自1998年开始实施质量索赔以来,经过3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