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添加碘、硒和VE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索日粮中添加碘、硒和VE对母羊繁殖性能、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生殖激素的影响,随机挑选30头体重、年龄、胎次、健康状况相近的空怀贵州白山羊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碘(0.3 mg/kg)、硒(0.1 mg/kg)和VE(100 IU/kg),分别是碘硒组(碘0.3 mg/kg、硒0.1 mg/kg),碘VE组(碘0.3 mg/kg、VE100 IU/kg),硒VE组(硒0.1 mg/kg、VE100 IU/kg),碘硒VE组(碘0.3 mg/kg、硒0.1 mg/kg、VE100 IU/kg)。预饲期7 d,正式期180 d。准确记录母羊的发情、受胎、流产、难产和羔羊数量、腹泻、死亡和初生重等。试验第0天、第30天和妊娠第60天时每只羊分别静脉采血10 m L,测定血液中生殖激素、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等。试验结果结果如下:(1)对母羊繁殖性能影响母羊第一次发情,对照组3只发情为最低,发情率50%;碘硒组6只最高,发情率100%,其余各组均是4只,发情率66.7%。第一次发情受胎,碘硒组有5只受胎,发情受胎率和总受胎率为83.33%;碘硒VE组的4只发情4只受胎,发情受胎率100%,总受胎率66.7%;对照组、碘VE组、硒VE组各有3只母羊受胎,发情受胎率分别为100%、75%和75%,总受胎率均为50%。对照组、硒VE组和碘硒VE组各有1只母羊流产,流产率16.7%。对照组和碘VE组各有1只母羊难产,难产率16.7%。对照组产羔数7只最低,碘硒VE组产羔数12只为最高,比对照组提高71.4%;碘硒组、碘VE组总产羔数均为10只,比对照组提高42.9%;硒VE组产羔数11只,比对照组提高57.1%。碘VE组有5只羔羊腹泻,腹泻率50%;对照组有4只,腹泻率57.1%;硒VE组和碘硒VE组有3只,腹泻率分别为27.3%、25%;碘硒组有2只,腹泻率20%。碘VE组有3只羔羊死亡,存活率70%;碘硒组、碘硒VE组有2只,存活率分别为80%、83.3%;硒VE组1只,存活率90.1%。对照组羔羊初生重2366.63 g最大,高于碘硒组18.28%(P<0.05)、碘VE组31.01%(P<0.05)、硒VE组53.71%(P<0.05)、碘硒VE组50.43%(P<0.05)。(2)对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第30天,碘VE组和硒VE组E2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碘硒VE组的FSH高于对照组10.87%(P<0.05),碘硒组10.24%(P<0.05),硒VE组9.15%(P<0.05)。试验第0天碘硒VE组的LH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第30天和妊娠60天各组的LH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0天、试验第30天和第60天各组T3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60天碘硒VE组PROG含量最高,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3)对血浆生化指标影响试验第0天碘硒组和碘硒VE组血浆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30天时各组T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60天碘硒组TP含量显著高于硒VE组和碘硒VE组(P<0.05),其它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30天和妊娠第60天碘硒VE组血浆Alb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妊娠第60天碘硒VE组BU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对血浆抗氧化指标影响试验第0天和试验第30天各组的血浆GSH-Px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第60天碘硒VE组的血浆GSH-Px高于碘硒组(P<0.05),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30天硒VE组的血浆NO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知,日粮添加碘硒可以提高母羊的第一次发情率和总体受胎率,降低母羊的难产率、流产率和羔羊腹泻率;添加碘硒VE可提高母羊产羔数;添加碘硒VE可提高母羊试验第30天FSH和妊娠60天血浆PROG、BUN和GSH-Px的含量,有利于促进母羊发情、提高抗氧化能力,维持妊娠和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提高母羊繁殖性能。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能见度仪校准系统作为能见度校准的标准器,其不确定度直接影响到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校准结果。介绍了国家级能见度仪校准实验室的能见度仪校准系统的组成和校准方法,分析了校准系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利用能见度测量数据,对校准系统A类和B类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并对3台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进行了校准试验。结果显示,整个校准系统在能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ales)、α-疱疹病毒亚科(Alphaherpesvirinae)、马立克病毒属(Mardivirus)。可引起鸭、鹅等水禽发生急性、热性、致死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世界各国水禽养殖业的发展。与其它疱疹病毒相比,DEV编码的microRNA(miRNA)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仅停留在测序鉴定阶段,而在DEV
通过对透射式能见度仪的测量原理和校准方法的研究,加强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力度,结合能见度目测值比仪器测量值偏高的实际情况,建议在进行透射式能见度仪校准时,在合理范围内选择比目测值稍偏大的校准值,尽量避免将给定"标准值"偏差落入负向偏差区间,减小能见度测量误差,同时可使仪器测量能见度值与人的感觉更加接近,使能见度的测量更具有现实意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