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的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至此翻译与文化密切联系起来,并且翻译研究开辟出了一个全新视角,即文化视角。在文化研究中,性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性别问题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视角。文化转向将翻译和性别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的重要原因。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女性主体性的作用及译者性别对翻译产生的影响。译者受到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操控原文甚至占有原文。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译者本身的性别对翻译过程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这正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主义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及体现。 The Blind Assassin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于2000年获得布克奖。女性主义是本书的一大特色。2007年由中文翻译家韩忠华先生译成中文,名为《盲刺客》,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本文将以该中译本为文本分析对象,从女性主义视角考察译文,探究如下问题: 男性译者是否能充分传递原作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译者的性别意识是否影响文本生成? 译者是否从女性主义角度翻译《盲刺客》? 译者的主体性一直是翻译研究的焦点话题。正如许多学者提出的,译者的主体性不仅仅在于“直译”或“翻译”,还在于译者将社会和文化因素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翻译策略考虑当中。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译者主体性是如何体现,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受到自身的性别的影响。该部分仍以《盲刺客》的中译本为例,分析发现中译文存在强化男权意识弱化女性意识的现象。以此提出译者的主体性是受文化,社会,性别的限制而改写原文的观点。笔者在做文本分析时,从女性主义翻译角度对译文进行了修改,以期能够传达原文的女性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