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翻译框架中的女性主义——以《盲刺客》及其中译本为例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的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至此翻译与文化密切联系起来,并且翻译研究开辟出了一个全新视角,即文化视角。在文化研究中,性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性别问题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视角。文化转向将翻译和性别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的重要原因。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女性主体性的作用及译者性别对翻译产生的影响。译者受到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操控原文甚至占有原文。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译者本身的性别对翻译过程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这正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主义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及体现。  The Blind Assassin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于2000年获得布克奖。女性主义是本书的一大特色。2007年由中文翻译家韩忠华先生译成中文,名为《盲刺客》,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本文将以该中译本为文本分析对象,从女性主义视角考察译文,探究如下问题:  男性译者是否能充分传递原作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译者的性别意识是否影响文本生成?  译者是否从女性主义角度翻译《盲刺客》?  译者的主体性一直是翻译研究的焦点话题。正如许多学者提出的,译者的主体性不仅仅在于“直译”或“翻译”,还在于译者将社会和文化因素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翻译策略考虑当中。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译者主体性是如何体现,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受到自身的性别的影响。该部分仍以《盲刺客》的中译本为例,分析发现中译文存在强化男权意识弱化女性意识的现象。以此提出译者的主体性是受文化,社会,性别的限制而改写原文的观点。笔者在做文本分析时,从女性主义翻译角度对译文进行了修改,以期能够传达原文的女性主义思想。
其他文献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受时代和家庭影响,他的作品关注心灵和道德探索。目前学界就其作品中的人性之恶、心理描写、象征手法等研究分析得比较多。
随着大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宣传资料作为一种媒介手段,在传递信息、吸引全球游客的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旅游景点介绍篇幅简短,能更方便、更有效地为潜在游客提
设计图纸就是技术文件,它是一切生产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依据。产品在研究、设计、试制和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图纸资料的总称叫技术文件。从技术文件中可以了解产品的结构、尺寸
安妮·恩莱特的小说《聚会》带有浑厚的女性主义色彩,寄予了严肃的主题;作者用晦暗的笔调,借女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一代爱尔兰女人的迷茫和爱恨。  该小说最开始并未立即以女主
众所周知,侦探小说是通俗文学中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而阿瑟·柯南道尔则是最受欢迎的侦探小说家之一,他因塑造了世界上最知名的虚构侦探福尔摩斯而被誉为英国的“侦探小说之父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及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本文选择澳洲中小学的物理教材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不同层次物理教材建构科学知识的特征。通过对不同层次物理教
1965年,美国学者L.A.扎德(Zadeh)提出了模糊理论,并把它引入到了语言学研究领域。模糊限制语是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作为模糊语的一部分,被认为是最普遍,最典型,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