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高效再生体系建立与农杆菌介导小反刍兽疫F基因转化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是一种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美国白尾鹿等小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主要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流行。在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它的重爆发也危机我国多个省份的畜牧业发展。该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控的主要措施是通过疫苗免疫。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植物疫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F蛋白是组成病毒囊膜表面的一种纤突,是决定病毒感染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在病毒诱导细胞病理学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能够诱导产生细胞溶血素、细胞融合以及启动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是为欧亚大陆及世界各国广泛种植的一种优良饲料牧草,产量高,适口性强,营养丰富,再生性强,利用年限长。所以本实验以紫花苜蓿进行转基因技术研究。  本实验将构建好的含有F基因的表达载体检测并转化至农杆菌EHA105中,筛选阳性菌落,验证保存。用于接下来的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中。  本实验以赛特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分化,建立高频的再生体系。研究不同培养基类型,不同浓度的激素对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影响。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已构建好的含有小反刍兽疫F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到紫花苜蓿中,研究了最佳侵染浓度和时间,最适Cef浓度和最适Kan浓度,以及共培养时间的研究,从而建立紫花苜蓿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体系。  主要结果如下:  (1)验证构建好的含有F基因的表达载体依然存在于保存的大肠杆菌DH5α中。转化构建好的含有F基因的表达载体到农杆菌EHA105中,并验证转化成功,保存菌液。  (2)赛特苜蓿最佳再生体系为:以MS为基础培养基,愈伤诱导最适2,4-D浓度为2mg/L,最佳KT浓度为0.25mg/L。愈伤分化最适NAA和KT的比例为,0.1mg/L NAA和0.5mg/L KT。  (3)确定了最适合的抑菌Cef浓度为500mg/L,最适合的筛选培养基Kan浓度为50mg/L。  (4)农杆菌介导转化时最佳侵染浓度为OD600=0.5,最佳侵染时见为10min,最佳共培养时间为3d。  (5)愈伤诱导培养基:MS+2mg/L2,4-D+0.25mg/L KT+500mg/L Cef+50mg/L Kan。最佳分化培养基:MS+0.1mg/L NAA+0.5mg/L KT+300mg/L Cef+50mg/L Kan  (6)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为:将预培养3d的外植体(子叶和下胚轴),放于OD600=0.5的农杆菌菌液中,侵染10min。共培养3d后,进行脱菌处理,后转移至MS+2mg/L2,4-D+0.25mg/L KT+500mg/L Cef上培养7d。脱菌结束后转移至含50mg/L Kan和300mg/L Cef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分化培养。每15d继代一次。  (7)获得抗性再生苗。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免疫缺陷个体和老年人也是易感人群,主要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属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