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巨匠之首,被世人称为“室内乐之父”、“管弦乐之父”、“交响乐之父”,他不仅创作了许多管弦乐作品和交响乐作品,还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以海顿晚期巅峰阶段创作的《降E大调奏鸣曲》(Hob.ⅩⅥ/52)最为著名。这是海顿钢琴奏鸣曲中最庞大的一首,常被人称为“海顿最伟大的钢琴奏鸣曲”,具有很高的分析和演奏价值。这首奏鸣曲也是海顿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海顿在写完这首作品之后,正式告别了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全文共分为两章对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Hob.ⅩⅥ/52)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一章主要介绍海顿生平,他当时进行创作的三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以及降E大调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为主;并对降E大调奏鸣曲音乐本体进行曲式结构和调性方面的分析。第二章通过在演奏过程中的领悟及体会,对降E大调奏鸣曲中出现的演奏技巧和难点进行解析,旨在对作曲家在降E大调奏鸣曲中对速度、力度、踏板等方面的音乐处理进行正确的把握。笔者通过对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Hob.ⅩⅥ/52)的研究,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好的理解音乐内容,把握演奏技术和音乐风格,给后来的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学习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