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井作为古代墓葬的组成部分,开挖在长斜坡墓道与洞室墓之间的水平隧道顶部,流行于北方地区。唐代为带天井墓葬发展和应用的高峰时期,通常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与天井多寡有一定联系。长安是唐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选取这一地区特点鲜明的单天井墓葬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垂范意义。本文在分析墓葬形制、典型随葬品类型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将长安地区单天井唐墓分为四期,并探讨了长安地区单天井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的发展演变规律。唐代长安地区的单天井墓葬承继北魏与隋代墓葬的遗风,在初唐时期发现较少,盛唐时期流行,中晚唐时期单天井土洞墓逐渐消失,而单天井砖室墓发现较多。依据长安地区单天井唐墓中出土的墓志以及随葬品组合情况并结合文献记载,可将长安地区使用单天井墓葬的人群分为两类,一是低等级官吏家庭中无品的家庭成员,二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庶人。同时,将其他地区单天井墓葬与唐代长安地区的同类墓葬进行对比,发现其他地区的单天井墓葬与长安地区有较大的一致性,两者均流行于盛唐时期,但其他地区单天井墓葬的形制与墓主人的身份却呈现出相对多样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