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教学楼灰空间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很快,大学校园建设也随之迎来发展的高潮。校园的环境和教学建筑形态伴随着开放多元的教育观念和形式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方面教学理念的发展与开放式教学的提倡,强调师生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协作,强调公共交往空间的营造。另一方面,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校园人口大幅膨胀,与之相对应,新建校园的规模也在扩大,给其中的教学楼建筑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从过大尺度的校园空间过渡到使用者的尺度,如何快速疏导骤发性人流等等。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后现代的建筑思想让我们从功能主义走出来,经历着一场快速突变,如同库哈斯所讲的“即时城市”,城市领域缺乏都市性的城市化。类似的经历在校园领域也同样存在,由于缺乏与环境的互动,一些“速成校园”成为了附加了建筑风格的体量的集成。从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教学楼建筑设计的速成化,看不到设计者们对教育理念更新后教学楼设计应该走向何方的思考。合理运用教学楼灰空间,能够为教学活动、师生交流与教学环境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让校园空间与建筑空间相互融合。  本论文基于以上的背景,分析了高校灰空间的基本构成,通过调研成都地区的高校灰空间的使用情况,对其中的暴露出的问题结合空间理论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灰空间的特点归纳出影响因素,然后进一步分析其设计原则,为高校灰空间的优化设计和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其他文献
中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部分地区具有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在这些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为了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建筑必须大量的使用制冷采暖设备,这样又造成能源浪费、
快速公交自上世纪70年代在南美库里蒂巴兴起以来,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大城市的快速公交系统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之一,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作为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性住房在解决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改
城市夜景观是一个集照明技术、艺术效果和景观类型等多方面结合为一体的结果。城市夜景观在当代信息量剧增的大背景下,拓展了新的内涵,即成为信息时代下一种特殊的信息媒介。 
本论文以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为主要的讨论对象,首先描述了国内外有关公众参与的现状情况,以及理想状态下公众参与的模式。通过对比,找到我国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
学位
该文上篇叙述了"相容建筑"思维观点的由来.通过对欧洲的城市在战后的城市建设发展作的实地调研,选择了以巴黎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巴黎近现代城市建筑发展典型案例的分
这是一篇关于当今北京、上海两地商品住宅比较研究的论文.本文试图从商品住宅的规划理念、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层面,通过对近年来京沪两地具有特色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带宽的不断加大,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网络虚拟旅游、网络虚拟展示等方面.作者在对目前网络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和应用研究对比的基础上
花木市场是销售花卉苗木、园艺资材和工具等的市场,传统花木市场是以商品交易为主要功能的交易市场。在花木市场的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常常只注重其交易功能,忽视景观设计、文化内
近代,东方一直是欧洲最古老、最广阔、最富庶的殖民地,也是西方话语霸权下的“他者”。几个世纪以来的澳门,从来是欧洲传教士进入中国大陆的前哨站,是商人进入中国市场的集散地,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