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卫拉特蒙古机智人物故事结构形态研究--以《阿尔嘎其故事》为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故事形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阿尔嘎其故事”进行了结构形态分析,从而探讨了卫拉特蒙古机智人物故事的结构形态。   卫拉特蒙古是蒙古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卫拉特蒙古人民当中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与文化遗产,有世界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格萨尔”等。除此之外,还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机智人物故事,这些故事是卫拉特蒙古人民以耳听、口传的原始方式流传下来的,是卫拉特蒙古人民智慧的化身,是人民反抗压迫,战胜黑恶势力的精神支柱,它反映着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在众多的机智人物故事当中“阿尔嘎齐故事”最具典型性。因此,本文选择“阿尔嘎其故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故事进行结构形态研究试图揭示卫拉特机智人物故事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   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   第二部分是普罗普及其民间故事形态学理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普罗普的生平及其著作,并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功能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是关于卫拉特机智人物的称谓、出身和斗争对象,以及对卫拉特机智人物故事的斗争类型及斗争方式进行了分类;   第四部分阐述了卫拉特机智人物故事的角色特征及功能。   第五部分是在上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卫拉特机智人物故事角色功能的排列顺序和功能的分类,并提出卫拉特机智人物故事的三种结构特征。  
其他文献
动词是汉语中最重要的词类之一,动词独有的表述性,使得它能很好地对所要表达的对象加以陈述或说明,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动词自身的性质、语法特点而言,动词的研究成果对于推进
本文对汪曾祺小说的民俗化意蕴进行了分析。在中国文学史上,汪曾祺作为跨时代的作家,以其诗化、散文化的创作风格引起文坛的关注。他的创作一直游离于主流作家之外,呈现出自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