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候影响因素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探讨,为临床建立客观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 2 研究方法 对门诊2005.2~2006.3的乳腺增生病患者(600例)进行时期横断面观察,采集证候四诊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秩和检验、聚类分析、频数归一化权重及正态性检验,初步构建证候诊断标准。 3 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在一般人口社会学因素中,地域、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因素与乳腺增生病证型分布有关,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工作性质、工时长短、经济来源、居住环境等因素未显示与证型有关(P>0.05)。在月经、婚育史中,初产年龄、月经周期、孕次、人流次数等因素显示与证型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潮年龄、经期长短、产次、自然流产次数、有无闭经史、有无服避孕药史及持续服用避孕药物时间等因素未显示与证型分布有关(P>0.05)。在既往史和家族史中,子宫肌瘤病史、甲状腺病史显示与证型有关(P<0.05),卵巢囊肿病史、其他内分泌病病史、其他乳腺病病史,父系、母系乳腺病家族史亦未显示出与证型有关(P>0.05)。本病病程亦与证型分布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性激素检测中,孕激素、雌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均显示出与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泌乳素、雄激素则未显示出与证型的关系(P>0.05)。四诊信息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临床医生辨证分型比较,三型总符合率仅为38.83%。各证型四诊指标记分分布的正态性检验提示:冲任失调证四诊指标记分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而痰瘀互结证和肝郁气滞证四诊指标记分的分布呈偏态分布,并据四诊指标权重和各证型记分的分布,采用正态分布法及百分位数法得出各证型诊断参考阈值和轻、中、重程度评分标准。 4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临床医家关注的诸因素与乳腺增生病证候的关系,分析提示本病不同证型与一般人口社会学因素、月经、婚育史、既往疾病史、血清性激素有关。证候四诊信息聚类分析结果与临床辨证分析有差异,这种差异提示在临床上兼夹证型比单纯证型更为常见。各证型诊断参考阈值和轻、中、重程度评分标准可为今后该病的中医分型量化诊断和中医疗效评价提供相对规范的初步标准。